大家好,黔组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黔的组词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黔组词和黔的组词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黔是什么意思
1、黔首qián shǒu黎民、老百姓。
2、黔剧qián jù贵州地方戏曲剧种。
3、黔江qián jiāng水名贵州省之一大河。
4、黔南qián nán贵州省的别称。贵州本别称“黔”,又因位于国土南部,故名。
5、黔娄qián lóu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
6、黔黎qián lí百姓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潘岳《西征赋》
7、黔驴qián lǘ比喻虚有其表、技艺低下的人。
8、黔喙qián huì黑嘴。借指牲畜野兽之类。
10、黔驴技穷qián lǘ jì qióng传说黔(现贵州一带)本来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了一头驴去,放养在山脚下。老虎看它是个庞然大物,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躲得很远。后来逐渐接近它并加以戏弄,驴大怒踢了老虎一脚。老虎高兴地说:本领不过如此罢了!就上去把驴咬。
11、黔驴之技qián lǘ zhī jì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12、墨突不黔mò tū bù qián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暇暖。
13、布衣黔首bù yī qián shǒu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
14、黔驴之计qián lǘ zhī jì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15、黔首之礼qián shǒu zhī lǐ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二、黔的拼音 黔的组词
[qián jù]贵州地方戏曲剧种,由曲艺文琴(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发展而成,原来叫文琴戏。
指平民百姓。黔:黔首。黎:黎民。
4、黔喙之属[qián huì zhī shǔ]
黔首烝黎。指老百姓。明夏完淳《有人此有土》:“大抵以休民为首,勤其百年之计,因之黔烝休乂,畋宅孪兴耳。”
6、穷死黔娄[qióng sǐ qián lóu]
贤者有贤妻、贫而不坠其志,喻贫士品行端正。
三、黔的拼音
1、黔(qián),共16画,可做形容词、动词、名词。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周谓之黎民。――《说文》
2、“黔”字共有 16画,笔画顺序为: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提、点、点、点、点、撇、捺、点、横撇/横钩。
3、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
4、比喻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责任方反复回避,欲盖弥彰、无理狡辩。
5、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
6、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四、黔这个字怎么读
释义:“黔钺”乐器“黔驴技穷”表示行尽千里的劳累,“黔突”指人体的腰部;“黔江”表示一条流经贵州省和湖南省的河流
来源:黔字来源于西周时期的一种乐器,“黔钺”,也称为“黔首”,是古代一种贵族使用的乐器,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奏响清脆的声音而闻名。
黔首 [qián shǒu]:黎民、老百姓。
黔剧 [qián jù]:贵州地方戏曲剧种。
黔江 [qián jiāng]:水名贵州省之一大河。
黔南 [qián nán]:贵州省的别称。贵州本别称“黔”,又因位于国土南部,故名。
黔娄 [qián lóu]: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
1、现在的小明已经算得上是黔驴技穷了,没有什么花样可以耍了。
2、只要大家把敌人逼到黔驴技穷的地步就成功了。
3、如果真的把人逼到黔驴技穷的话也会狗急跳墙的。
黔钺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乐器。黔钺呈长方形,包括横木和竖木两个部分,通常由黄铜或青铜制成。其中的竖木是平顶、斜底的直立长方体,横木是坚硬的横杆。
黔钺的横杆上通常装有铜制的钧,黄铜或青铜制成,其形状多样,有的是角形,有的是蒂扁、铜箍环绕成圆形。在演奏时,乐手用鼓槌轻击钧,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黔钺由于形态巨大而崇奥,被誉为是中国古代乐器之一,也是古代军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
黔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要的历史意义。黔钺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古代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五、黔 这个字读什么!
黔西南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1982年5月1日建州。全州辖兴义、安龙、兴仁、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等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1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76个镇、50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居委会,2048个村。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3个民族,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311.7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7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我州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更低海拔275米,更高海拔2207.2米,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全州气候宜人,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36-1648.6小时,常年年均气温13.6-19.1℃),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253.1-1577.2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281-348天),终年温暖湿润,州府所在地兴义市素有“小春城”之称。南北盘江及红水的低热河谷地带终年无霜雪,被誉为贵州省的“天然温室”,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多。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黄金、锑、铊、铅、锌、铁、钼、莹石、大理石等。全州黄金远景储量在500吨以上,已探明储量达208吨,全州8县市均有金矿,其中烂泥沟、水银洞、紫木凼、戈塘等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2004年全州黄金产量12.5万两。由于州境内有丰富的金矿,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的第二个“金三角”。煤炭远景储量190亿吨以上,煤种多、质量好,平均发热量为7000-8000千卡/千克,2004年产量达到1020万吨。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此外,天然气资源丰富,仅册亨县就已探明储量近600亿立方米。
二是生物种类繁多。全州树种资源有250科1420种,森林面积4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2%,有野生动植100余种,特别是中草药种类繁多,是贵州省中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现有药业企业七家,全国著名的中草药业已有四家公司落户州内,投资开发中草药业。现在全州已着手金银花、石斛等中药材基地建设,目前尚有灵芝、天麻、杜仲、银杏、黄柏等中药材尚待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三是水能资源丰富。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总装机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红水河水电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建的有国家重点水电工程鲁布格、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3座界河大型水电站。在建的有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平班、龙滩电站和北盘江流域光照、大田河等大中型水电站。正在筹建的有北盘江流域董箐、马马崖电站,马岭河流域赵家渡电站,黄泥河流域 *** 底电站等。
四是旅游资源神奇独特。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湖和兴义万峰林,省级风景名胜安龙招堤、鲁布革云湖山、贞丰三岔河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有南明历史遗迹"明十八先生墓"和顶效绿荫村"贵州龙"化石、兴义猫猫洞(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万屯汉墓群、兴仁交乐汉墓等神秘的历史文化。有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 *** 军事领袖之一何应钦先生故居。有多姿多彩、浓郁淳朴、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而且与毗邻地区的旅游景点组合良好,处在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广西桂林三大景区主轴线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
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处在贵阳、昆明、南宁三个开放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兴义至贵阳、昆明高等级公路建成。兴义至南宁高等级公路即将建设。兴义至贵阳、昆明、南宁等地的国道主干线基本上是高等级公路并与州内各县市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地理区位优势已经显示出来。
1997年随着南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已成为兴义至昆明到南宁的便捷大通道,使黔西南州成为贵州南下开放的前沿、大西南腹地便捷的出海通道。兴义市东可通南宁、湛江、广州,南可达凭祥、北海、防城、钦州诸港口,西边昆明沿成昆铁路可进入四川腹地,北接贵昆铁路可往贵阳、重庆。
兴义飞机场2004年7月18日正式通航。可与东南亚国家和国内昆明、贵阳、南宁、深圳、广州等主要城市及旅游景区通航;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长336公里,州内约500公里的县乡公路新建、改造工程已完工。一个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主体交通 *** 在我州形成,黔西南州将成为东西贯通、南北畅游的交通枢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州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首先是市场区位优势。我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历来是三省区交界地区集贸中心,具有周边地区商贸往来的集散、批发、中转等主要功能,兴义被周边地区称为商家必争之地。其次是市场潜力优势。由于我州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全州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自给率很低,大量物资还需从州外、省外购进,市场正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这将给企业和商家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第三是市场价格优势。由于我州劳动力、资源、电力等价格优势,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黔西南州正在着手研究制订出台一些有利于抓住机遇,有利于增加地方经济实力,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政策,坚决取消那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全州正竭尽全力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政策、公正的司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投资者。
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005年全州生产总值119.91亿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总收入完成16.12亿元,同比增长2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3亿元,同比增长3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2元,比上年增加6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5元,比上年增加139元。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是改革继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农业税的减免,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化经营示范取得成效;全州落实工业企业各项措施取得成效;积极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分流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与友好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实际利用州外资金有新的成效。
三是科技兴州迈出新步伐,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进。进一步抓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联系,“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和智力支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人口出生率控制在省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依法加强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全面推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黔”怎么读
1、形声字。从黑,从今,今亦声。“黑”指“黑色头巾”,“今”意为“当面的”。“黑”与“今”联合起来表示“带黑头巾出门见人”(意即以黑头巾作为正式行头)。本义:戴黑头巾出门。引申义:黑色。同引申义。
2、古代统治阶级称老百姓:黔庶。
4、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组词:黔首、黔剧、黔丑、黔细、黔驴、黔民、黔江、黔南、黔黑、黔烝、黔庶、黔皁、黔突、黔黎
1、黔首 [qián shǒu]古代称老百姓。
2、黔剧 [qián jù]贵州地方戏曲剧种,由曲式发展而成,原来叫文琴戏。
3、黔丑 [qián chǒu]污黑丑陋。
4、黔细 [qián xì]黔首细民。指平民、老百姓。
5、黔驴 [qián lǘ]比喻虚有其表、技艺低下的人。
6、黔民 [qián mín]平民百姓。
8、黔南 [qián nán]贵州省的别称。
10、黔烝 [qián zhēng]黔首烝黎。指老百姓。
11、黔庶 [qián shù]黔首庶民。指百姓。
12、黔皁 [qián zào]黔首、皁隶的并称。指一般平民。
13、黔突 [qián tū]因炊爨而熏黑了的烟囱。
14、黔黎 [qián lí]指平民百姓。黔:黔首。黎:黎民。
七、黔的组词有哪些
1、黔首,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通常用来指代平民百姓。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的复杂性。黔首一词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对于普通民众生活的描绘和思考。
2、黔突,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意指房屋的烟囱,常用来形容生活简陋的百姓。黔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特征,更成为诗人笔下表达人民生活艰辛的意象。在古代,黔突的存在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居住条件。
3、黔黧,这个词描述的是皮肤黝黑的人,常见于古代对于农民或劳动者外貌的描绘。黔黧一词的使用,不仅描绘了劳动者的肤色,也隐含了他们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特点。
4、黔苍,这个词常用来形容苍老的面容,多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老人的描写。黔苍一词不仅仅是一种外貌特征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岁月沧桑和人生经历的感慨。
5、黔民,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较为常见,用来泛指平民百姓。黔民一词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描述。
6、黔娄,这是古代一个著名的人物,以其清贫却坚守道德的品质闻名。黔娄的故事在古代文献中有详细记载,是儒家文化中关于廉洁和品德的重要典故。
7、黔江,指的是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一条河流。黔江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它见证了贵州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
8、黔南,指的是中国贵州省南部地区,这里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黔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旅游和文化探索的好去处。
9、黔剧,是起源于中国贵州省的地方戏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黔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10、黔娄妻,这个人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她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妇女的坚韧和智慧。黔娄妻的故事常常被用来作为道德教育的素材,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好了,关于黔组词和黔的组词有哪些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