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驺组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驺的繁体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驺组词和驺的繁体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邹的组词
1、胡邹、邹夫人、邹辩、邹子、邹书、邹夹、邹孟、邹缨齐紫、邹查、邹搜、邹孟轲母、枚邹、
2、邹子律、邹枚、邹衍谈天、邹律、邹谭、梁邹、邹谈。
3、邹(拼音:zōu)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邑(后演变为“阝”),刍(chú)声。“邹”本为古国名,原称邾(zhū),故地在今山东邹城一带。后世多用作姓氏。
4、形声字。“邹(邹)”,战国文字,左部为“刍(刍)”,作声旁;右部为形旁“邑”,“邑”可表“国家”“国都”“行政区划”等,“邹”的本义是古国名,故从“邑”。发展到隶书,“邑”旁变化为“阝”。
5、此外隶书“刍(刍)”字中的“屮”偶有写成“十”字形的。偏旁“刍”简化为“刍”,“邹”也据此类推简化为“邹”。
6、“邹”有异称异文:也称“邾娄”,省称“邾”。汉时写作“驺”。据段玉裁的解释,“邹”、“邾娄”是由于发音缓急不同,因而写法不同;而“邹”与“驺”则是古今用字的差异。从古代文献材料看,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7、《战国策·赵策三》:“将之薛,假涂于邹。”这里用“邹”。《荀子·仲尼》:“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这句用“邾”。《公羊传·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此处改用“邾娄”。
8、至于用“驺”作国名的例子,见于《汉书·地理志下》:“驺,故邾国,曹姓。”
9、鲁县,古邾国,帝颛顼之後所封。从邑刍声。
10、(zōu)《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韵会》甾尤切,音驺。《说文》:鲁县,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徐曰:《孟子题辞》邾国,至孟子时,鲁穆公改曰邹。
11、又通作驺。《史记·孟轲传》:孟子,驺人也。
12、又《字汇补》从娶切,音聚。《史记·孔子世家》:如颜浊邹之徒。正义:邹,音聚。俗省作邹。互详前邓字注。
二、伍字的组词
1、队伍、落伍、退伍、入伍、退伍、伍的、配伍、伍胥、行伍、为伍、村伍、无伍、部伍、阵伍、伍伯、连伍、流伍、伍弄、伍潮、符伍、伍符、伦伍、戎伍、虚伍、驺伍、伍部。
2、荣伍、参伍、偏伍、逃伍、束伍、伍侯、哗伍、超伍、伍相、火伍、备伍、邻伍、阎伍、甲伍、士伍、尺竹伍符、什伍东西、什围伍攻、耻与为伍、羞与哙伍、参伍错综、砥兵砺伍。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即是运用汉语语素构词。如:量词的组词功能;给这些汉字组词。组词可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的内容或形式。
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的组词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一字开花,辨字组词,多音字组词,同音字辨析组词,形近字辨析组词等。“组词成句”中的“组词”是指把若干个词组成一个句子,而不是指把字组成词语。
组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组词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组词不仅有助于学生识字、理解字义词义、积累词汇,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在课内外作业、各种复习资料上,还是在各种考试试卷上经常都会出现“组词”一类的命题。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词练习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一种常用的 *** 。
三、皱可以怎么组词
揉皱、縠皱、皱褶、折皱、皱胃、褶皱、皱缬、疙皱、皱痕、皱领、蹙皱、圪皱、发皱、红皱、皱白、扢皱、皱縠、波皱、摺皱、栗皱、皱面、管皱、皱襞、皱巴巴。
1、出自微子的后裔,据《史记·殷本记》及《元和姓纂》所载,出自子姓,微子为宋国的开国君主,传至宋公时,其孙考父,食采于邹邑(今山东邹县东南),其后子孙以封邑为氏;
2、为蚩尤之后,据《拾遗》所载,蚩尤失败被杀后,其子民被迁于邹屠,其后子孙以地邹屠为氏,后又分出邹姓、屠姓;
3、出自曹姓,据《说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载,颛顼帝后裔挟建立邾娄国,后被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4、出自姒姓,为勾践之后。据《史记·东越传》所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皆为越王勾践之后,姓驺,据有关学者考证,驺亦作邹。
1、他们大约向前走了二十码左右,腾格拉尔回过头来,看见弗尔南多正在弯腰捡起那张揉皱的纸,并塞进他的口袋里,然后冲出凉棚,向皮隆方面奔去。
2、从绿区往北延伸的公路上,被熏黑和揉皱的汽车搁置在至少400米长的马路旁,爆炸区域里没有哪户人家的窗子是完好无损的。
3、在一个典型的造山期中,沿着一个稳定地块边缘的地槽中沉积的厚厚的沉积物遭到揉皱。
1、一眼望过去,数百丈宽的通道,竟然看不到一处皱褶的地方,仿佛刚才舒卷而来的,不是轻纱,而是一块坚硬无比的绿色金属一般。
2、礼服下半身的皱褶设计显出她幼细的腰线,让身形呈现沙漏般的美感,多了点法国上流沙龙中贵妇的姿态。
3、他头戴草帽,黧黑的两颊深陷进去,满脸深深的皱纹和衣服皱褶连成一片。那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上衣,并且纽扣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四、吏字组词
吏字组词有:吏部、吏治、吏役、吏议、吏目、吏家、吏士、吏才、吏力、吏理、官吏、小吏、大吏、驺吏、最吏、专吏、走吏、污吏、主吏、庄吏、属吏、谪吏、征吏等。
吏禄、吏饕、吏习、吏节、吏门、吏气、吏科、吏额、吏胥、吏事、吏巾、吏曹、吏戎、吏从、吏课、吏文、吏干、吏材、吏势、吏舍、吏牍、吏房、吏典、吏政、吏秩、吏垣、吏职、吏皁、吏员、吏佐、吏属、吏用、吏最、吏卒。仙吏、五吏、相吏、下吏、委吏、王吏、武吏、外吏、文吏、亭吏。
吏的意思:1、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4、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5、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7、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1、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2、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3、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4、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
11、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13、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4、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五、驺的繁体字
驺(zōu)是汉语三级字,总笔画为8画,意思是主驾车马的小吏。驺组词:驺从、驺隶、驺列、驺奴、驺辔、驺仆。驺从是汉语词语,读音为zōu cóng,意思是封建时代贵族官僚出门时所带的骑马的侍从。
统一码:基本区U+9A7A。其它编码,五笔:cqvg|cgqv,仓颉:nmn *** ,郑码:xrxb,四角:77177。笔顺编码:55135511。驺字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提,撇,横撇,横折,横,横。
梅尧臣《次韵和钱君倚同马君实二学士见过》:“登车莫言远,驺从美且都。”田艺蘅《留青日札·姚广孝》:“姚广孝一日入城,见僧官驺从之盛,叹曰:‘僧亦富贵如此耶!’”清赵翼《偕补山崧霞游雪崖洞甲秀楼诸胜》诗:“相邀出城游,屏却驺从吼。”
1、驺虞zōu yú:传说中的义兽名。
2、驺吾zōu wú: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
3、驺虞幡zōu yú fān: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用以传旨解兵。
4、驺牙zōu yá:兽名。即驺虞。
5、鸣驺míng zōu: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六、骤的组词
1、骤然骤雨骤降骤变骤马骤谏骤读骤至骤盛骤步骤骥骤徙骤进
2、骤寒骤暖骤兴骤忽骤胜骤发骤涨骤急骤贵骤战骤闻骤迁骤剧
3、骤跻骤淹骤化骤行骤富骤革骤断骤令骤暑骤合骤面
4、暴风骤雨急风骤雨疾风骤雨狂风骤雨魆风骤雨飘风骤雨
5、(1)(形声。从马,聚声。本义:马奔驰)
6、步及骤处兮。--《楚辞·招魂》。注:"走也。"
7、车驱而驺(骤)。--《礼记·曲礼》
8、驾彼四骆,载骤骎骎。--《诗·小雅·四牡》
9、俄而雪骤。--《世说新语·咏雪》
10、遇春骤马追到,便活擒于马上。--《英烈传》
驺组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驺的繁体字、驺组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