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的部首组词,寄部首和组词

卿烟寒 1 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寄的部首组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寄的部首组词以及寄部首和组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寄的组词有哪些
  2. 寄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3. 寄的拼音组词部首
  4. 寄的部首和组词
  5. 寄部首和组词

一、寄的组词有哪些

1、寄的组词有哪些:_寄、寄殡、持寄、寄生_、_寄、窜寄、寄存处、寄存器、寄存、寄厝、寄_、寄当归、_寄、寄_、寄_、寄放、寄奉、寄生蜂、

2、寄的拼音为jì,部首为宀,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ㄐㄧ_,笔顺编号为44513412512。

3、寄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4、一、基本解释点此查看寄的详细内容

5、(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

6、说文解字寄【卷七】【宀部】_也。从宀奇_。居_切说文解字注(寄)_也。字从奇。奇、_也。一曰不耦也。言部曰。_、寄也。方言曰。__庇寓媵寄也。从宀。奇_。居_切。古音在十七部。

7、动词(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2)同本义寄,托也。——《说文》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4)委托,托付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倚南窗以寄傲。——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6)依赖;依附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黄景仁《洞庭行赠大归包川》(7)又如: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8)寄放;寄存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南史·江淹传》(9)又如: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10)寄托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11)又如: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12)托人递送女寄言于母。——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13)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形容词非亲生的——指亲属。如: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名词(1)人物名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唐·柳宗元《童区寄传》(2)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如: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_(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8、寄,①通过邮局或托人递送:寄信、寄钱、邮寄。②委托;付托:寄养、寄存、寄希望于青年一代。③依附;依靠:寄生。

9、寄【寅集上】【宀部】康熙_画:11画,部外_画:8画《唐_》《集_》《__》居_切《正_》吉器切,??音_。《_文》托也。《增_》寓也。《周_》__寄寓。《_》不__舍以寄_旅之客也。又《__》管子曰:作_政而寄_令焉。又《__》附也。《增_》_也。《_·王制》_方曰寄。《_》_方通言之官,__寄_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_退不率_者於_方曰寄。又《史_·酷吏_》_寄_所_。《_》_寄,__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10、下面介绍下寄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11、_寄、寄殡、持寄、寄生_、_寄、窜寄、寄存处、寄存器、寄存、寄厝、寄_、寄当归、_寄、寄_、寄_、寄放、寄奉、寄生蜂、

12、《寄宋_(一作寄宋次都,一作寄友人)》、《寄阳陵处士(一作寄昭亭杨处士,一作寄陵阳元处士)》、《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答梦得闻蝉见寄(一作新蝉酬刘梦得见寄)》、《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次韵四叔父寄贺二叔父少监入馆并见寄诗》、《余寄和冲弟竹夫人诗并寄子我六首后征其类》、《寄文茂·花笺制叶寄郎边》、《寄邓善之·几年不寄子公书》、《子野雪后寄和却寄廷玉》、

13、北门之寄、孤悬客寄、孤悬浮寄、黄耳寄书、寄人檐下、寄兴寓情、寄颜无所、寄_传书、身寄虎吻、生寄死归、_孤寄命、托孤寄命、乡书难寄、盐梅之寄、寄人篱下、廉可寄财、浮生若寄、驿寄梅花、寄迹山林、寄雁传书、

14、frank、deposit、guest、host、mail、room、resource、send off、

15、伊秉绶邓石如马王堆帛书吴大澄张瑞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二、寄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1、寄的拼音:jì。组词有寄语、寄卖、寄予、寄养、寄情、寄寓、寄食、寄籍、寄名、投寄、寄费、寄慨、调寄、寄父。

2、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宀,奇声。其本义是客居,即在外地居住。后引申为托付、寄托,特指依附。又引申指委托,再引申为托人送交,现代汉语也特指邮递。

3、造句:永远不会告诉他,开始喜欢他是因为他寄来的明信片上有美丽的邮票,就那么简单。好久以后,母亲才收到了儿子从军队寄来的信笺,尽管是片纸只字,但母亲心里得到了慰藉。用姐姐寄来的钱买铅笔盒、作业本和书包。

4、老陈寄来一张含饴弄孙的照片,脸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老陈寄来一张含饴弄孙的照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则笑话是网友寄来的,我借花献佛,转寄给你,博君一笑。热烈祝贺你的生日,捎给你我对你的爱,也寄来一件小礼物。多保重!

5、某广告说:如果你给我寄来一百元,那么我就告诉你得到一千元的办法!有人真的寄去了一百元,得的回答是:你像我一样找十个象你这样的傻瓜!今天收到姐姐寄来的一份快递,不小一盒却很轻。拆开一看是一大板酸奶,但是都被喝光了,只剩空盒。

三、寄的拼音组词部首

1、寄,读作jì,部首:宀,笔画:11,汉字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托付,委托;引申有依附、客居、放置、寓托、借、赠与等义。

2、组词:邮寄,寄语,寄宿,寄住,寄养,寄生,寄托,寄予,寄存,寄望,寄递,寄居,寄情,寄售,寄发。

3、寄,形声字。从宀,奇声。同本义寄,托也。——《说文》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

4、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委托,托付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倚南窗以寄傲。——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

5、寄意(寄托情意)托人递送女寄言于母。——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形〉非亲生的——指亲属。

四、寄的部首和组词

1、寄的部首:宀。寄组词有:寄食、寄籍、寄名、投寄、寄费、寄慨、调寄、寄儿、交寄、寄示、孤寄、恩寄、寄信、寄奴、寄远、函寄、寄付、寄父、寄意、廷寄等。

2、引证释义:《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3、指长期离开原籍居住外地而有的外地籍贯(区别于“原籍”)。

4、引证释义:章炳麟《艾如张董逃歌序》:“是时青岛、旅顺既割,天下土崩,过计者欲违难异域,寄籍为流民。”

5、旧俗叫幼童认僧尼为师或认他人为义父母,以求长寿,叫做寄名。

寄的部首组词,寄部首和组词-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6、引证释义:清·黄生《义府·寄名》:“今俗有生子不利,而寄名於他人者。其事已起汉世。按《后汉·何后纪》:后生辩,养於史道人家,号曰史侯。

7、注云:‘灵帝数失子,不敢正名,寄养道人史子眇家’,即其事也。按‘道人’二字亦如此,注谓‘道术之人’。今俗亦有寄名於僧道者。”

五、寄部首和组词

1、组词:寄托、寄人篱下、寄生、邮寄、寄宿、寄存、寄居、寄生虫、寄语、寄存器。

2、形声字。“寄”在小篆中外部为“宀”,像屋舍的形象,在这里作形旁表义。内部为“奇”,作声符,注明音读。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宀”两端缩短,整个字形由半包围结构变为上下结构。

3、“寄”字从“宀”,其本义当与屋舍居住有关。屋舍是人们栖息的场所。《一切经音义》引《广雅》:“寄,客也。”故“寄”的本义当为客居、旅居,即暂时住在别人的屋舍,也指住在他乡异地。

4、《左传·襄公十四年》:“齐人以邾寄卫修,及其复也,以邾粮归。”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以上两句中的“寄”都用本义。

5、客居非主,托身于主人的屋舍,故“寄”引申有寄托义。如《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托”“寄”对文同义,句中为托付、委托的意思。

6、又如成语“寄人篱下”。“寄”的这种托付义,现代汉语一般用“托”,不用“寄”。“寄托”连文,今为同义复词,如寄托情怀、寄托哀思之类。

7、“寄”还由客居的意义,引申出依附的意义。白居易《有木诗》:“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颠。”“寄”“附”对文同义,又如依附别的生物而生长的生物叫寄生生物。

8、客居暂寓,是非永久性的,故寄引申有暂时存放义。《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今语寄宿、寄餐皆含短暂义。

9、寄存是就地放置,引申指托人传达交付,即寄往。如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由寄物、寄书(信)而有寄语、寄言。

10、如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行乐当及春。”由寄往又引申有赠与义。如《史记·龟策列传》:“臣闻重德不报,重寄不归,天与不受,天夺之宝。”

11、寄寓、寄生都与主体无必然联系,因此人们也用“寄”来借指无血缘关系的亲属,如寄父、寄母、寄子等。

好了,关于寄的部首组词和寄部首和组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部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