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是指公职人员在担任职务期间,违反职责,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渎职是一种违法行为,公职人员因此可能面临刑事责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渎职的定义和刑事责任。
一、渎职的定义
渎职是指公职人员在职务履行过程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渎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不履行职责公职人员明知应该履行职责,但是故意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导致工作任务无法完成。
2.不正确履行职责公职人员在职务履行过程中,或者不按照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履行职责,导致工作任务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3.滥用职权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以及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要求,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渎职的刑事责任
公职人员因渎职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公职人员在职务上滥用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造成利益或者人民群众利益重大损失的,应当以渎职罪追究刑事责任。
渎职罪是一种特殊的职务犯罪,因此刑事责任比较严重。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渎职罪的公职人员,可能面临以下刑罚
1.拘役、有期徒刑根据渎职罪的情节轻重,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2.罚金被判处渎职罪的公职人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3.剥夺政治权利被判处渎职罪的公职人员可能会被剥夺政治权利。
总的来说,渎职是公职人员的一种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公职人员在职务履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正确履行职责,做到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