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唐诗经典赏析)

卿烟寒 51 4

唐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被广泛传诵,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诗句。而这句话的来源,便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孙去,萋萋满别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唐诗经典赏析)-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这首诗是张九龄送别好友孙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友谊的美好祝愿,也是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在唐代,月亮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婵娟则是月亮的别称,也是古代传说中的月神。在这句话中,“千里共婵娟”则是表达了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共同欣赏到同一轮明月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说,这句话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愿,也是对友谊和爱情的珍视和追求。它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被人们广泛传诵,成为了经典的诗句,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标签: 全诗 千里 但愿人长久 婵娟 唐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