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是5月份了,对于一些南方地区的人来说,早已进入了夏季,在夏季当中,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食物就是小龙虾了。小龙虾的特点就是头大身子小,有一大部分的体积都是头部,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小龙虾的头是不能吃的,不少人直呼浪费可惜,除了小龙虾的头不能吃以外,死了的小龙虾也是不可以吃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小龙虾生长环境恶劣
小龙虾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很多地方都能生存,因此它的生长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一般来说,小龙虾很可能生活在一些受到污染的水当中,这些水当中的重金属含量很有可能是超标的。
生长在这些地方的小龙虾,它们会被生长环境当中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小龙虾的头部很有可能是重金属的聚集区。其次,河水或者是池塘当中也会存在很多的寄生虫,小龙虾的头部也可能是成为寄生虫聚集的地方。
虽然小龙虾的头部看起来很大,但其实里面也藏了很多的人体有害物质和寄生虫,人们在吃小龙虾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不能吃它的头部。
二、头部难以清洗
小龙虾的头部结构复杂,难以进行清洗消毒,因此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来说,也不建议吃虾的头部。小龙虾的头部结构包括了很多的鳃和须,它们互相交错在了一起,难以进行彻底的清洗。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小龙虾,大多数也只是清洗小龙虾的表面,简单的将小龙虾表面的泥土和沙子冲洗干净,所以不建议大家食用小龙虾的头部。
三、头部聚集全身器官
小龙虾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它其实被叫做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只是我们对它的俗称,这种虾更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器官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头部,小龙虾的身子只有一根肠子,再也没有其他的器官了,我们大家的都知道,很多水生动物的内脏是非常脏的,小龙虾的头也不例外,小小的头部可谓包含了小龙虾的胃,自然里面也有了很多的未消化掉的食物残渣;当然也包含了很多其他的脏东西。
四、吃小龙虾还要注意什么
对于小龙虾的吃法,我们除了不能吃虾头以外,还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吃,比如小龙虾的虾线。在吃小龙虾之前,首先要把小龙虾里面的虾线剔除出去。小龙虾的虾线当中包含了小龙虾消化过程中的形成的有害物质,如果人们直接食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另外,我们在买一些生小龙虾的时候,在做小龙虾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高温杀菌,把小龙虾蒸熟。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将小龙虾身体当中的寄生虫消灭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人类感染。在清洗鲜活小龙虾的之后,我们也要注意双手进行消毒杀菌,以防小龙虾身上的寄生虫附着在人类的手上。
当我们在购买市面上一些已经做好的小龙虾以后,我们在吃之前更好检查一些这些小龙虾是否被清洗干净,更好是了解售卖小龙虾的商家,有没有相应的卫生资质以及是否达到了相关的卫生标准。
五、死了的小龙虾一定不能吃
小龙虾属于一种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一旦死后体内细菌会马上大量繁殖,来分解这些高蛋白。细菌分解高蛋白时会产生有毒的物质,人们食用后,有毒物质容易侵袭肠胃,从而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所以死了的小龙虾我们一定不能吃。
六、哪类人不适宜吃小龙虾
小龙虾作为水生物种,很多对海鲜河鲜过敏的人都不适合食用小龙虾,并小龙虾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所以过敏体质者是不宜食用小龙虾。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龙虾为发风之物,可使人阳气升发,虚火内扰,助生外丹内毒,可诱发皮肤类疾病,所以皮肤病人是不宜吃龙虾的。在食用中药时,也不建议食用小龙虾,小龙虾可能会与中药发生反应,一般来说会削弱中药的功效,严重的很可能会导致与中药里的相关成分发生作用,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
注:本文所给出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请详询专业人士
10种最常吃海鲜的“核风险指数”,龙虾可能不能吃了目前,小日子已经开始把核污染水排海,并且在未来30年会一直排......
因此,“海鲜还能不能吃?”成了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
其实,不同海鲜对核元素的富集程度是不一样的,富集能力低的海鲜,自然风险会非常小。
下面,就来探讨全球食用量更大的十种海鲜,以及它们的核元素富集能力指数,指数越大,风险越高。
【10】虾:风险指数1
虾是一种甲壳类动物,有很多种类和颜色。 虾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
海虾
虾虽然也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但它有一种快速的代谢能力,可以将放射性元素从体内迅速排出,从而减少了自身和人类的风险。
而且,人们通常会去掉虾的头部和壳部,只吃虾的肌肉部分,这部分也是放射性元素最少的地方。 因此,虾是一种更低风险的海鲜。
【9】牡蛎:风险指数2
牡蛎是一种贝类动物,肉质柔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锌、铁等矿物质。
牡蛎
牡蛎虽然也是一种滤食性的动物,在肉质和壳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累积。
人们通常只吃牡蛎的肉质部分,而不吃壳内的沉积物。 因此,牡蛎是一种低风险的海鲜。
【8】贝类:风险指数3
贝类是一种软体动物,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形状。 贝类肉质嫩滑,味道清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锌等矿物质。
蒜蓉扇贝
贝类虽然不属于食物链顶端,但也是一种滤食性的动物,会通过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而吸收放射性元素。
【7】鱿鱼:风险指数4
鱿鱼是一种软体动物,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形态。 鱿鱼肉质弹牙,味道清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碘、硒等矿物质。
铁板鱿鱼
鱿鱼虽然不属于食物链顶端,但是一种肉食性的动物,会通过捕食其他海洋生物而吸收放射性元素。
而且,人们通常会吃鱿鱼的各个部位,包括身体、头部、触手等部位,这些部位都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鱿鱼也是一种中低风险的海鲜。
【6】螃蟹:风险指数5
螃蟹是一种甲壳类动物,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大小。 螃蟹肉质细嫩,味道甘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矿物质。
螃蟹
螃蟹虽然不属于食物链顶端,但作为一种杂食性的动物,会吃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受到核污染的海洋底层沉积物。
而且,人们通常会吃螃蟹的各个部位,包括腹部、胸部、腿部等部位,这些部位都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螃蟹是一种中等风险的海鲜。
【5】鲈鱼:风险指数6
鲈鱼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海洋鱼类,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和名称。 鲈鱼肉质紧实,味道清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群。
鲈鱼
清蒸鲈鱼
鲈鱼虽然不是食物链顶端大哥,但也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注定富集能力不会低。 因此,鲈鱼也是一种中等风险的海鲜。
【4】鲑鱼:风险指数7
鲑鱼是一种洄游性的海洋鱼类,主要产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 鲑鱼肉质细嫩,色泽橙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欧米伽-3脂肪酸。
鲑鱼
鲑鱼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位置都可能使其受到核废水的污染。 因此,鲑鱼是一种较高风险的海鲜。
【3】鳕鱼:风险指数8
鳕鱼是一种冷水性的海洋鱼类,肉质 *** ,脂肪含量低,但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鳕鱼
煎鳕鱼
核废水主要排放在北太平洋,恰恰这正是鳕鱼的主要栖息地,所以鳕鱼很可能受到污染。因此,鳕鱼也是一种较高风险的海鲜。
【2】龙虾:风险指数9
龙虾是一种大型的甲壳类动物,肉质肥厚,味道浓郁。
龙虾属于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容易吸收和富集放射性元素。
大龙虾
蒸龙虾
龙虾通常是整只烹制和食用,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这些部位都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元素。因此,龙虾是一种高风险的海鲜。
【1】鱼子酱:风险指数10
鱼子酱是由鲟鱼卵制成的食品,鲟鱼是一种洄游性的大型淡水鱼,属于食物链顶端。
黑色鲟鱼鱼子酱
鱼子酱是直接食用鱼卵,而卵细胞是最容易受到放射性损伤和基因突变的细胞之一。
因此,如果核废水污染了鲟鱼栖息环境,那么鱼子酱就会成为最危险的海鲜之一。
以上,仅列举全球食用量更大的十种海鲜,其他海鲜的风险,可参考以下三大方面进行判断
【海鲜的食物链位置】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海鲜,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积累更多的放射性元素。
【海鲜的富集系数】不同的海鲜对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有不同的富集能力,一般来说,软体动物和海藻的富集系数较低,而鱼类的富集系数较高。
【海鲜的食用部位】不同的海鲜部位对放射性元素的吸收和排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肌肉组织中的放射性元素较难排出,而消化道、性腺等部位则较容易排出。
- 参考资料
- FAO - Crassostrea gigas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2020年全球海洋资源开发报告
- 百科词条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里
除了露营,“含虾量”应该也挺高吧!
不少嘴馋的成都人已经将
麻辣、蒜蓉、油焖、卤煮、
鱼香……味的通通来了个遍
但是近日
一则医生关于小龙虾的提醒冲上热搜
食用小龙虾一个人不要超过1斤
01
一时贪嘴干掉半盆小龙虾
男子血糖飙升酮症酸中毒
52岁的李先生在一次和朋友的宵夜时,干掉了小半盆油焖小龙虾。当天半夜,他就开始肚子痛,拉肚子。吃了止泻药仍然没有完全止住,接着就开始头痛,想吐又口渴,不停地想喝水。
看着他精神越来越差,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就诊。经检查,李先生的随机血糖高达19.8mmol/l,尿酮也呈阳性,医生诊断是因为进食不洁食物后突发急性胃肠炎,而后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种代谢性酸中毒)。
图源:长江日报
据接诊的医生解释,小龙虾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且升糖指数低,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但如果过量食用则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如果没有清洗干净或者没有熟透,还有可能引发胃肠炎。
糖尿病患者在感染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糖原的异升导致酮体生成增加,因此会产生酮症。而胃肠道疾病引发的呕吐、腹泻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进一步也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02
医生建议:
每人每天吃小龙虾不要超过1斤
我们都知道小龙虾好吃,但每年因为吃小龙虾进医院的人层出不穷。
近日,一则关于吃小龙虾的提醒也上了热搜。
每天食用小龙虾不要超过1斤(带壳的哦)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推荐意见,推荐成人每天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共计120~200g,超过这个量会增加身体负担。
而小龙虾可食部分约46%,一斤小龙虾的肉大概在200克,即4两左右。
另外,糖尿病患者吃虾的总量应控制在100-150g为宜,同时一定要监测血糖。
更好自行烹饪,清洗干净
小龙虾归属于杂食淡水虾,其生活环境和杂食的生长习性,造成了小龙虾容易有寄生虫寄居,70度以上的高温烹煮10分钟,可杀死寄生虫。
另外,一些不良商家会用洗虾粉进行清洗小龙虾,但是洗虾粉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症有关系,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在家自行烹饪小龙虾。
将小龙虾买回来之后,更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
不要食用死亡2小时以上的小龙虾
死亡2小时以上的小龙虾会有寄生虫感染的风险,还可能滋生出多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另外,死亡后的小龙虾体内所含蛋白质中的组氨酸,会变成有毒物质。即便经过高温处理,毒性也依然有可能存在,食用后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尽量不吃虾头
虽然小龙虾的头,的确含有一些营养元素,比如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但头部同时是吸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寄生虫的部分。
尽管现在大多数都是养殖小龙虾,重金属含量很少。但对于小龙虾这种生物来说,重金属会主要聚集在外壳和头部,因此不建议吃虾头。
更好烹饪之前就去掉虾头,虾壳用刷子刷洗,且鳃要清除。
另外,小龙虾的细爪根部,也容易藏污纳垢,更好剪掉。肠线也必须剔除,再用清水清洗2-3次。
03
注意!这三类人
尽量少吃或不吃小龙虾
除了糖尿病患者以外,以下三类人群在吃小龙虾的时候也要慎重!
过敏人群
小龙虾所含的异种蛋白,和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复杂生物化学反应。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就会造成过敏症状,且反应表现多样,如皮疹、腹痛、出血、胸闷等。
因此体质易过敏的人,建议不吃小龙虾。
易消化不良人群
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用后消化慢、胃肠负荷重。
一次性食用量过多,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因此建议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尽量少吃小龙虾,食用时也注意控制量。
尿酸高、痛风的人群
小龙虾的嘌呤含量很高,有痛风的患者或嘌呤代谢异常的患者,更好不吃或少吃。即使吃,也不要喝酒,才能减少痛风发作。
另外,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抵抗力比较低的人群吃小龙虾时也要多注意一些。
#今日互动#
今年以来
你吃了多少小龙虾了呀?
新闻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文静
吃货别去!南非500吨龙虾因赤潮被冲上岸,这类食物为啥不能吃?据新华社报道,3月3日的南非西海岸上,受赤潮影响,大约500多吨的龙虾被冲上岸。
南非西海岸是全球有名的龙虾产地之一,这里盛产“南非龙虾”,当地还有一个小镇就叫做“龙虾小镇”,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来此购买,品尝龙虾,所以当地人也是龙虾消费者。
500吨龙虾被冲上海岸,可能又会勾起了吃货们的心,恨不得立即打飞的前去消灭这些龙虾。
但奉劝你不要这么做,因为卫生部门早就呼吁过不要食用被赤潮污染过的生物,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何不吃这些龙虾?
龙虾是好龙虾,之所以这些龙虾不能吃,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赤潮。
赤潮是海洋中的某些浮游植物,细菌以及原生动物们,突然大爆发,爆发后导致了海水变色等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品种不同,数量不同,赤潮会出现红色,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如果发现海水大面积变色,就可能是出现了赤潮。赤潮对于渔民而言是灾难,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海洋生物会大面积死亡。
赤潮又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其中能形成赤潮的26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另外要注意的是,有许多赤潮并不是由某一种赤潮生物引起,也可能含有多种赤潮生物。
有毒赤潮会分泌赤潮毒素,当海洋中的鱼虾等生物生活在赤潮水域时,就可能会造成它们感染毒素死亡,即便没有死亡,体内也会富集一部分毒素。这些毒素又会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一步步向下传递。
被赤潮毒死的海洋生物都不能食用,因为人类的烹饪方式无法处理掉这些生物体内的毒素,食用之后也会造成食物中毒。
2017年福建漳州一个小渔村先后有30多名村民食物中毒,据当地人表示,他们在中午都吃了贻贝,刚开始只是口舌麻木,但后来陆续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
当地专家立即就这些贻贝展开调查,并分析当地近岸海水发现,当地所在的海域发生了赤潮,赤潮污染了贻贝,从而导致村民中毒。
无毒赤潮虽然不会产生毒素,但是无毒赤潮会堵住海洋生物们的呼吸器官,还会因大量繁殖而掠夺海水中为数不多的氧气,造成鱼虾因为窒息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荧光海”其实也是赤潮的一种,它们属于无毒赤潮。引起这种现象的藻类叫做“夜光藻”,它们具有发荧光特性,在细胞受到 *** 时发光强度会增强,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形成“荧光海”。
不管是有毒赤潮,还是无毒赤潮,当发现海水变色后,不要贸然进入海洋游泳,皮肤有可能会接触有毒藻类,引发皮肤问题,如果身上有伤口,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毒素入侵。
目前暂时不知道南非西海岸的赤潮究竟是有毒赤潮还是无毒赤潮,但是专家认为,龙虾集体搁浅并死亡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无法忍受缺氧的赤潮水体,更好不要食用这些龙虾,因为它们很可能积累了赤潮毒素。
另外,当地气温较高,清理龙虾的工人已经穿上了短袖。在高温环境下,这些龙虾遗骸会迅速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也会产生生物毒素,造成龙虾无法食用,所以这500吨的龙虾,绝大多数都无法进入餐桌,只能无公害化处理。
赤潮和高温有关吗?
赤潮在全球多个海域都有发生,我国也会受赤潮的影响,尤其是现如今气温开始回升,海水温度升高,有利于赤潮生物的增殖与爆发。
不过,赤潮也不仅仅只是和温度有关,还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想要控制赤潮就要从这些因素入手。
首先是赤潮生物,没有赤潮生物就不会出现赤潮。
其次是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浮游植物,它们在繁殖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有机质。而人类向海洋排泄的污水以及农业废水等,都会导致海水富营养化,更有利于赤潮发生。
还有就是温度因素,相比于寒冷的冬季,当海水温度较高时,更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生存。
对于预防赤潮灾害,目前能做的就是定期检测海水赤潮生物的变化,以及密度,当达到一定标准时,渔民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减少赤潮造成的损失。
小龙虾头到底能不能“嗦”?最近,“小龙虾头到底能不能吃”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虾黄是虾屎,不能嗦”“虾头重金属超标”等说法层出不穷。
其实,现在正规的小龙虾都是规模养殖,质量是有保障的。不过因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吃东西不注意,很容易诱发肠胃不适。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如何更好地享用这种美味呢?
虾头内的“虾黄”到底是什么?
对很多“吃货”来说,虾头内的“虾黄”是人间至味,情有独钟、欲罢不能。还有人从滋补角度认为,“虾黄”是小龙虾的虾卵,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是真的么?
其实,虾头内的“虾黄”是小龙虾的肝胰腺,也就是虾的肝脏。
虾和人一样,肝脏是解毒的器官,只不过虾的这些器官集中在头部。生长环境中的一些重金属和污染物、寄生虫都会通过虾摄食或呼吸进入到虾的内部。
另外,可能会让很多“吃货”们失望的是,公虾和母虾头部同样存在肝胰腺,所以“虾黄即虾卵”一说并不成立。
此外,虾头除了肝胰腺,还有很多虾的器官,比如胃和鳃,这些也是吸收并处理毒素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重金属、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
所以,从饮食安全的角度看,建议大家只吃虾尾,这虾头还是少吃为好。
死虾能不能吃?要看小龙虾是怎么死的
蒜蓉、麻辣、清蒸乃至烧烤,小龙虾做法繁复让人眼花缭乱,各花入各眼,都好吃。但要想吃得好,关键得食材好,挑选合格优质的小龙虾很重要。
其实,小龙虾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食用鲜活小龙虾一般是没问题的。但死虾能不能吃,关键要看小龙虾是怎么死的,如果不是直接冻死的,更好不要吃。
小龙虾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夏季气温炎热,高蛋白的活体一旦死亡,体内细菌分解后高蛋白极易变质,人吃了就容易拉肚子或中毒。
总的来说,不建议食用死虾。
虽说水产品死亡越久,越容易被病菌污染,但这个“死”也要看是怎么死的。
冷冻虾是另外一种情况,经正规加工冷冻死亡的小龙虾和从水池里捞上来的死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对于正规加工而成的速冻小龙虾等,虽然其形态已经死亡,但是在小龙虾鲜活状态下加工、冷冻而成,可以食用哦。
虾线虾脚要不要去掉?
买到好虾不难,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做、都能做得对。
因为小龙虾体表和体内都含有污垢,在加工之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类似于虾头、虾线等可以直接去掉。
如果不考虑美观,小龙虾的虾脚也可以去掉。
在烹饪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高温,高温才能将其体内的细菌或寄生虫杀死。
通常,寄生虫在70摄氏度的温度中,煮至10分钟左右就会死亡。如果是100摄氏度的高温,杀死寄生虫的时间会更短。
龙虾配酒越喝越有?
夜宵也好,外卖也罢,一顿小龙虾总能在深夜带来特别的慰藉。人间欢乐,不过三口啤酒,两盆龙虾,以及一阵喧闹的烟火。
但龙虾配酒,并不是越喝越有,反而容易引发痛风。
不只小龙虾,其他一些鱼虾类的海产品也尽量不要与啤酒同时进食。
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嘌呤,而痛风的形成又与嘌呤代谢和血液中的尿酸排泄障碍有关系。
因此,啤酒与含有嘌呤较高的海产品同时食用,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和积聚,容易造成痛风,还可能造成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疼痛、高烧,甚至造成肾功能的损伤。尤其是尿酸含量较高的人群,更不建议两者同时食用哦。
世上的美食千千万,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实,有时食物的意义并不在于饱腹,我们更在意的是热量、脂肪之外,那些分析不出成分的物质来一饱口福。
相关链接
鸡头、鸭头、鱼头能不能吃?
一般情况下,多数动物头不能食用,以免增加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负担。还有,鱼肚子中的那层黑皮也必须处理掉,其中聚集太多污染物和致癌物。即使吃禽肉和鱼肉也要控制好量,每人每天吃75~150克左右就行;保证肉类彻底煮熟煮透后才能吃,以免导致肺吸虫和肝吸虫病。不管野生动物有多么美味,任何人都不能食用,因为野生动物安全和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极有可能会造成病毒传染。
◎鸡头
研究发现,家中饲养的鸡存活时间越长,鸡头中积聚的毒素就越多。之所以会出现此问题,是因为家中饲养的鸡随便寻找食物,极有可能吃到重金属物质,重金属物质在大脑中积聚,久而久之积聚得越来越多,毒性也随之增强。偶尔吃一两次鸡头没问题,但经常食用可能会诱发中毒反应,因此鸡头不能多吃。
◎鸭头
家中饲养的鸭子跟鸡一样,鸭头中也会积聚重金属物质,所以少吃为妙。
◎鱼头
鱼头中含有众多营养物质,尤其是EPA和DHA,这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延缓脑细胞衰老速度。
不过,近几年来整体环境恶化,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中的有害物质进入鱼体中,增加鱼头中有害物质含量。还有,不良商家在鱼饲料中添加化学物,增加鱼体中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主要在鱼头中聚集,因此尽量不要吃鱼头。
“吃货”这3个原则一定要坚持
◎不吃动物淋巴 淋巴是生物免疫系统,承担着众多功能,这一部位易残留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因此建议不要吃。
◎不能吃腺体 这里所说的腺体是指动物淋巴腺、肾上腺以及甲状腺,不管有多美味都不能食用。因为动物腺体中含太多病原体和重金属,易造成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甚至会影响智力发育。
◎不吃动物皮 动物皮由淋巴、脂肪以及真皮所组成,吃动物皮易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升高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武汉晚报综合家庭医生在线、农民日报报道)
经常吃小龙虾要留意,这3个地方不能吃,又脏又臭,看后涨知识经常吃小龙虾要留意,这3个地方不能吃,又脏又臭,看后涨知识
小龙虾,作为中国一道风靡全国的美食,近年来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它的麻辣味道和多种食材的搭配使其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美食代表。然而,虽然小龙虾美味可口,但在享受这一美食时,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小龙虾的来源和处理过程,可能存在一些让人担忧的环节。本文将探讨经常吃小龙虾时需要留意的三个地方,这些地方可能又脏又臭,但了解了它们,你将更加了解如何安全地享受这一美食。
### 1. 小龙虾的产地
小龙虾的产地直接影响了其食品安全和卫生情况。在中国,小龙虾的主要产地包括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然而,不同地区的水质和养殖环境存在差异,这会对小龙虾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江苏、浙江地区**因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发达的养殖业而被认为是小龙虾的主要产地之一。这些地区的小龙虾通常质量较高,而且养殖过程相对规范,但也需要关注水体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区域附近。
**湖南、湖北地区**因为地处长江流域,也是小龙虾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这些地区的水质受到农业和工业污染的影响,因此小龙虾可能受到污染物的污染,食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安徽地区**的小龙虾通常以体型大和数量多著称,但一些地区可能存在不合规的养殖和加工方式,这可能会对小龙虾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在购买小龙虾时,建议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尽量了解小龙虾的产地和养殖方式,以降低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 2. 小龙虾的养殖和加工过程
小龙虾在养殖和加工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污染物,因此这一环节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养殖水体的水质**:小龙虾生长的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如果水体中存在过多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物或其他污染物,小龙虾就可能受到污染。为了确保小龙虾的食品安全,养殖水体的监测和治理至关重要。
**饲料和添加剂**:一些小龙虾养殖场可能使用不合格或不当的饲料和添加剂,这会影响到小龙虾的质量和安全性。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有机饲养的小龙虾,以减少农药和化学物质的风险。
**加工环境**:小龙虾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交叉污染。不洁净的加工环境、工具和人员卫生问题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选择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加工厂生产的小龙虾是非常重要的。
### 3. 小龙虾的存储和烹饪 ***
即使小龙虾在产地和加工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不正确的存储和烹饪 *** 也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存储温度**:小龙虾应该在低温下存储,以防止细菌滋生。如果小龙虾在高温环境下保存过长时间,细菌可能会滋生,导致食品中毒。
**烹饪温度**:在烹饪小龙虾时,确保它们完全煮熟是非常重要的。未完全煮熟的小龙虾可能携带食源性疾病,如寄生虫或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生食**:尽管一些文化中有生吃小龙虾的传统,但这样做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生吃小龙虾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或食源性细菌感染,因此更好避免生食。
综上所述,尽管小龙虾美味可口,但在享受这一美食时,我们也需要谨慎,特别是在
选择购买和烹饪小龙虾时。了解小龙虾的产地、养殖和加工过程,以及正确的存储和烹饪 *** ,将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让我们安心地品尝这道美味的佳肴。希望通过这些知识,大家都能更加放心地品味小龙虾的美味。
天气热起来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近日,不要再吃爆炒小龙虾、小龙虾为什么一定要煮熟了、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等话题冲上热搜,关于大家爱吃的小龙虾,到底咋吃才健康?
虾黄不建议食用
郑州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晴介绍,小龙虾肉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优于普通肉类,所含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这么看来,小龙虾的营养价值,还是可以肯定的。不过也需注意,小龙虾头、虾线、虾黄不建议吃。
一般来说,水体中的重金属会通过虾鳃呼吸或摄食等渠道进入到小龙虾体内,并富集在不同组织中。虾体肉中重金属富集更低,富集最多的是外壳和消化器官——肝脏。因为肝脏和虾鳃等组织都位于虾的头部,所以总体上来说,小龙虾的头确实容易富集重金属,同时也是微生物寄生虫的藏身住所。
虾线是虾的消化道,一切生物体的“下水”里或多或少存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没有来得及排出去的排泄物。尽管煮熟后理论上已灭菌,但绝大多数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其次口感也不佳。
我们常说的“虾黄”指的是虾头中黄色的部分,但这部分对于公虾和母虾来说,包含的器官可能还不太一样。对于母虾来说,其中的“虾黄”包括它的卵巢以及它的肝胰腺,也就是肝脏和胰脏。对于公虾来说,则是它的肝胰腺。无论是公虾还是母虾,虾黄部分都包括它们的肝胰腺,而这部分器官主要是小龙虾的解毒器官,因此也比较容易聚积重金属,建议虾黄更好和头一起丢弃。
过敏体质人群慎食小龙虾
张晴提醒,小龙虾虽然好吃,但是以下人群慎吃小龙虾。
过敏体质人群。小龙虾是高蛋白食物,过敏体质人群吃了可能发生过敏。
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小龙虾嘌呤含量高,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应谨慎食用。
孕妇、老人、儿童、体弱者。如果小龙虾没有洗刷干净或者没有煮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及寄生虫感染。
最后建议大家可以自己 *** 美味小龙虾,这样可以保证吃得健康!不管是自制哪种口味的小龙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龙虾要处理干净,用刷子挨个清洗,并去掉虾线。
为了吃得放心,建议下锅之前把虾头和虾黄(小龙虾的肝胰腺)给去掉。
小龙虾要彻底煮熟,100摄氏度以上高温至少煮10分钟。
吃小龙虾时不建议搭配啤酒,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丰富的嘌呤核苷酸,啤酒中的维生素B1会增加嘌呤核苷酸的分解,肌体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痛风发作。(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很多细菌和肺吸虫,所以小龙虾不能生食,醉虾、涮虾和短时爆炒的小龙虾更好不吃。吃小龙虾真的会重金属中毒吗?如何挑选和处理小龙虾?这份食用提醒收好via科普中国
来源: 浙江发布
小龙虾大聚会,4种口味可选!专业大厨教你怎么处理小龙虾更好吃“小小一条龙,胡须硬似粽,活着没有血,死了满身红”,大家一定猜到是什么了吧!它就是夏天路边的夜宵摊子里的老朋友,今年的疫情形势很严峻,朋友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少出门、少聚集,不给国家添麻烦,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和家人。
夏天喝啤酒的时候,嘴馋想来上一盆小龙虾的话,您也不用点外卖,就把这个文章看完,跟着一起在家做小龙虾。我们大厨不仅教给你怎么买,还教给你怎么做。满满的全是干货,这您不收藏起来可就亏大发了。自己做的小龙虾比您在外边买的小龙虾干净卫生多了,而且自己用的食材更健康、扎实。
一、怎么挑选小龙虾?
首先大家更好去水产市场买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人工养殖的小龙虾相比于野生的小龙虾更干净安全。如果不会分辨野生和人工养殖小龙虾的区别的话,大家就选择虾体比较大,颜色比较鲜亮的。
其次买小龙虾的时候要注意,有的时候水面上的小龙虾是活蹦乱跳的,但是有些不良商家称小龙虾的时候会往下挖,水面下会有很多死的,所以一定要注意。
二、怎么处理小龙虾?
虽然是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但它的表面依旧很脏,特别是腹部的淤泥和杂质,不处理干净的话,吃着会发苦而且腥味重。我们可以用牙刷或者刷子,把它的背部和腹部一个一个地刷干净。害怕被夹到手的话,就用手抓住龙虾的背部,用毛刷在它的腹部多刷几遍。
小龙虾全部刷洗干净后,从小龙虾的虾枪处斜着剪开挑出里面的虾囊。这样剪留下的伤口小冲洗时,小龙虾体内的虾黄不会轻易流出来。接着捏住小龙虾最上面的一片尾巴左右旋转45度,就可以抽出虾线。
处理好的小龙虾多用清水多冲洗几遍,洗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免把虾黄冲掉。我们只保留黄色的虾黄,如果有灰色或者是黑色的东西去掉就可以了。
三、推荐菜谱:【不过油版香辣小龙虾】
这道香辣小龙虾更加健康,用啤酒代替了料酒,用蒸代替了油炸。喜欢的朋友可以试着做做看。
1、锅中水烧开以后,我们把处理好的小龙虾放在蒸锅上,开中火蒸8分钟。我们把油炸改成更健康的蒸,这一步目的是为了凝固虾黄和虾肉不至于松散。
2、我们可以趁这个时间,准备一下配料。一小块的五花肉,切成薄片 。放五花肉的目的是为了烹出来猪油,小龙虾吸收进去猪油会更香。青椒红椒各一把,都切成颗粒;准备好葱姜蒜、干辣椒和花椒。
3、小龙虾蒸好之后,我们锅中烧油,倒入五花肉,慢慢地煸炒出猪油。然后倒入葱姜蒜、干辣椒和花椒。倒入香辣酱、豆瓣酱,可以多放一点。如果有海鲜酱,可以加一点海鲜酱,不加也是可以的。全程开小火,慢慢地煸炒。炒出豆瓣酱的红油和葱姜蒜的香味,再加入一些十三香增加香味。
4、锅中倒入小龙虾快速的翻炒,让酱料包裹住小龙虾尽快的入味,翻炒5分钟后倒入一瓶啤酒。如果啤酒的量不够,再加一点清水。水量要稍微低于小龙虾,盖上锅盖开中火焖煮5分钟。
5、5分钟以后,我们掀开锅盖放入红椒快速地翻匀。尝一下味道,如果不够咸再加入适量食盐。转为大火收汁,汤汁浓郁粘稠,青红椒也断生的时候,小龙虾就可以出锅了。
四、推荐菜谱:【家常版麻辣小龙虾】
家常版麻辣小龙虾的特点就是,用最简单最快速的 *** 烹饪小龙虾。
1、我们先准备食材,处理好的新鲜小龙虾200克;生姜一块切成薄片;大葱白一根切成长段;红泡椒三根切成圈备用。准备一个小盆抓入青麻椒10克、花椒10克、干辣椒10克、麻辣酱10克、辣椒酱10克、豆瓣酱20克,小葱几根切成段备用。
2、锅内烧油,油温五成热时,油面轻微冒烟;倒入控干水分的小龙虾,开中火炸40秒左右。小龙虾表面红润发亮,就可以倒出控油了。
3、锅内留底油把底料炒一下,油烧热以后放入葱姜和泡椒,翻炒出香味。倒入花椒、麻椒等料,翻炒出香辣味。随时观察干辣椒的颜色,免得炒糊。再把酱料倒入锅中,快速搅拌化开酱料。炒出豆瓣酱的红油和香味时,就沿锅边淋入适量清水,加入料酒5克去腥、生抽5克、白醋5克搅拌均匀。
4、水烧开以后,把小龙虾倒入锅中,再加入少许白糖减少麻辣味。盖上锅盖,煮5分钟把料汁收浓,小龙虾已经煮熟并且充分入味。挑出锅中的葱姜片,开大火等到汤汁粘稠,倒入小葱段,淋入少许明油提亮色泽,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五、推荐菜谱:【爆炒蒜香小龙虾】
蒜香小龙虾中小龙虾和大蒜的比例是4:1,大蒜不能直接拍,而是要一点一点地切成蒜末,这样烹饪时才不会发黑,而且蒜香味更浓郁。
1、大蒜切好后分成一多一少两份,分开放在两个碗里。蒜末多的稍微清洗一下用来炝锅;蒜末少的出锅时候撒在小龙虾上面。
2、起锅烧油,先把小龙虾炸一下。油温六成热时,把处理好控干水的小龙虾下锅炸30秒即可出锅控油。高油温炸小龙虾能快速地把虾壳炸香、炸酥,锁住小龙虾体内的水分,肉质才会更加鲜嫩。
3、锅内留少许底油,油温四成热时倒入蒜末,开小火不停地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蒜蓉辣酱和番茄沙司搅拌均匀。炒出蒜香味后倒入小龙虾颠锅翻炒,让小龙虾吸收蒜蓉的香味。沿锅边加入啤酒,再淋入一些清水。
4、开始调味加入白糖、食盐、鸡粉、少许蒜香粉和少许姜黄粉,充分搅拌化开调料。转大火收汁,让蒜香味全都渗入到小龙虾里面。汤汁不要全收干,留一些裹在龙虾壳上都带着浓浓的蒜香味会更好吃;淋入明油提亮色泽;再撒一点生蒜末,即可出锅。
提示:蒜香粉和姜黄粉是饭店经常用到的调味品,家庭做也可以不放。
六、推荐食谱:【咸蛋黄焗龙虾】
1、准备适量的咸蛋黄放在碗里用保鲜膜封住蒸一下,锅内烧开水上汽后蒸20分钟。处理好的小龙虾中加入少许的盐、料酒搅拌均匀,放在旁边腌制一下。
2、起锅烧油,先把小龙虾炸一下。油温六成热时,把处理好的小龙虾控水后下锅炸10秒左右即可,捞出小龙虾控油。
3、把油锅内的残渣捞干净,油温升高准备第二次复炸,复炸时间不能太长,大概15秒左右即可捞出,不然龙虾肉质会变老。咸蛋黄焗小龙虾复炸是为了把小龙虾的外壳炸到焦酥,这样做出来的小龙虾不仅外壳酥脆,肉质也会很鲜嫩。
4、将蒸好的咸蛋黄用刀碾碎然后再剁一下放在盆中,加入白糖、鸡粉搅拌均匀;小葱两棵切成葱花备用。
5、锅底留油,将咸蛋黄用小火不停地翻炒。炒到咸蛋黄起泡,下入炸好的小龙虾、葱花、白芝麻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之一美食编辑:曹曹)
医生紧急提醒,小龙虾不能这样吃正值小龙虾季
麻辣、蒜蓉、十三香……
面对各种口味的小龙虾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把持不住了呢?
说吧!一次能炫几斤?
近日
关于小龙虾的各种话题
#不要再吃爆炒小龙虾#
#小龙虾为什么一定要煮熟了#
#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
冲上热搜
网友大呼:
“臣妾”做不到啊!
那么美味的龙虾
怎么忍住只吃一斤?
小龙虾有哪些营养?
为啥不能多吃?
吃多了会有哪些健康隐患?
什么样的龙虾不推荐吃呢?
吃货们(小编都哭了
)
这篇文章要仔细看哦
小龙虾有哪些营养?
小龙虾肉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优于普通肉类,所含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锌、锰等微量元素。
吃小龙虾可能有哪些健康问题?
小龙虾相关的污染因素包括:重金属污染(铅、汞、砷、镉),致病菌污染(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寄生虫污染(肺吸虫),洗虾粉相关污染(草酸、亚 *** 盐、亚硝酸盐、柠檬酸)。
其中食用小龙虾引起最严重的健康危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称哈夫病。
这种病的具体致病因子尚不明确,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肌肉酸痛、出现肌红蛋白尿(尿液红棕色)。
据现有的疾控调查数据表明,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风险与食用数量有关,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食用数量没有相关性,而且与食用虾黄虾线也没有相关性。
小龙虾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但其含量主要受到小龙虾的饲养环境的影响:
小龙虾腮腺和虾黄部位的铅、砷、镉含量高于虾肉;
虾肉中汞高于腮腺和虾黄;
幼虾重金属含量高于成年虾。
尽管如此,市面上养殖的小龙虾重金属含量大部分低于卫生标准,健康危害小,尚没有食用小龙虾引起重金属中毒的相关报导,但如果过量食用还是有一定的潜在健康危害。
而致病菌污染和寄生虫污染问题的健康危害较小,在充分煮熟后可基本排除相关风险。洗虾粉相关污染则在对小龙虾进行充分的清洗后,可去除干净,并不会造成相关健康危害。
小龙虾不能多吃?
小龙虾虽然美味,但也不可多吃。
前文提到,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生风险与食用小龙虾数量有关,小龙虾也含有微量的重金属,所以小龙虾切不可多吃,也不可天天吃。
小龙虾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过量食用,会造成消化压力,引起消化不良。
小龙虾烹饪时常重油重辣,过量食用也会增加肠胃负担。
哪些做法的小龙虾更好别吃?
由于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很多细菌和肺吸虫,生食和半生都不能将致病菌和肺吸虫杀死,所以小龙虾不能生食,醉虾、涮虾和短时爆炒的小龙虾更好不吃。
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有过敏体质的人,不建议吃小龙虾。
小龙虾嘌呤含量为60mg/ 100g,属于中嘌呤食物。虽然痛风患者可以吃中低嘌呤的食物,但痛风患者还是要谨慎食用小龙虾,更好不吃。
如何挑选及处理小龙虾?
选择好的小龙虾
首要关注的是小龙虾的来源,因为小龙虾的污染程度与养殖水质息息相关,所以尽量选择人工养殖的或者在水质较好的地方捕捞的小龙虾。
买小龙虾时尽量选择那些颜色鲜亮的,挥舞着钳子的活性较好的小龙虾。
正确的处理 ***
买回来后别着急处理,可以先在清水里养几个小时,然后用刷子将龙虾表面的泥和污渍刷洗干净,去掉头部、抽掉虾线;沥干水分后用油先预炸一遍,可有效地杀死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的微生物,然后再进行后续调味炒制等步骤。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