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洗手的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洗手的时间以及7步洗手法全程时间是多长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医护人员标准的洗手时间要求多少秒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洗手为七步洗手法,每步10-15秒,共70-105秒。
1、根据标准医护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上一条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 *** A.3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1、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4、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5、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二、洗手的五个时刻是什么
五个时刻指的是:1、接触伤患前;2、进行无菌操作前;3、体液暴露后;4、接触伤患后;5、接触伤患周边的环境后。
1、接触患者前: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需要进行标准洗手。
2、进行无菌操作前: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进行标准洗手。
3、体液暴露后:在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伤口敷料等,要及时洗手。
4、接触患者后:手部有可能沾有患者的细菌等致病菌,所以要及时洗手。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不管是接触患者的衣物、用品或是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都要洗手。
1、洗手时间不能过短,洗手揉搓不少于15秒。
2、不能用湿纸巾擦手代替洗手,效果不如流动水洗手。
3、不能共用干手毛巾,应该用一次性干手纸或一人一条毛巾,用后及时清洁并干燥。
4、要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三、正确的洗手的时间是多少
1、洗手时间一般不少于15秒,但是其标准时间应该控制在3秒,这样洗手才可以保证手掌、手背、指缝、指尖等部位被清洗的更加干净。一般洗手步骤分为内、外、夹、弓、大、立、腕,同时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清洗,避免手部二次污染。
2、清洗手部的时候要用肥皂或者杀菌洗手液,将手搓洗干净之后同时用流动的水进行清洗,这样才能有效的洗掉手上的细菌和灰尘。洗完手之后更好用毛巾或者纸巾擦干,不要用手接触其他的物品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四、手卫生时间
用正确的 *** 洗手是保持个人生活的良好习惯,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传染病。
那么在接触眼、鼻及口前、进食及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对于正常人来说,除了要做到每天固定的洗手外,还需要掌握科学洗手的 *** ,这样才能保证洗手的效果。
1.用清水润湿手部,打上肥皂或洗手液,两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着指缝相互揉搓。
3.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支手的掌心旋转揉搓。
4.揉搓手腕,并将手彻底冲洗干净,揉搓时双手交替进行,整个揉搓不应少于20秒。
以前洗手只要用清水冲一下就可以,但有了洗手液之后洗手似乎就成了一道专门的手续。但是我们常用的洗手液基本上都是碱性的,如果频繁洗手,那么就会伤害到皮肤表面的皮脂膜,甚至染上皮肤病。而且家庭用来刷锅碗瓢盆的洗洁剂也有类似的效果,所以经常接触厨房的家庭主妇的手部健康也令人堪忧。
虽然洗手可以洗去附着在手部的细菌,但若是洗得太勤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抵抗外界细菌入侵的能力。所以更好的做法就是不用刻意去洗手,每天饭前饭后以及去完卫生间后洗一下就可以。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手相当于人的第二张脸。一双精致白皙的手可以为美丽加分。但是频繁洗手会让手部肌肤长时间与水接触,从而让其变得惨白,甚至出现起泡等症状,肌肤衰老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1.防止传染:勤洗手可以预防感冒、非典、手足病、腹泻痢疾等一切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的传染疾病。
2.防止感染:用脏手挖鼻子、掏耳朵、揉眼睛都会将细菌带入身体,接触伤则会使伤感染。勤洗手,常消毒,可避免身体被细菌感染。
五、洗手消毒五个时刻是什么
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分别为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又称为“二前三后”:
1、时刻一,接触患者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进入患者区域时,靠近患者时或者在触碰患者之前的这三个时间内实施。
2、时刻二,进行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侵入性医疗设备的之前实施。
3、时刻三,体液暴露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接触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后,接触其他任何表面之前实施,如实施有创操作、移除保护设备等。
4、时刻四,接触患者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接触患者完整皮肤、患者周围环境的表面后实施,包括日常接触、生活护理、非侵入性治疗或检查之后。
5、时刻五,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最后一次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实施,包括日常清洁活动、不直接接触患者的护理活动。
六、洗手时整个洗手过程不少于多少时间
洗手时整个洗手过程不少于20秒。
洗手时间每个步骤不少于20秒。洗手正确的 *** 是用流动的水来洗手,洗手要全面,包括手心、手指、手背、手指缝、指甲缝、手腕,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洗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添加洗手液或者肥皂,但肥皂泡要用清水彻底冲干净。洗手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也可用吹干机吹干。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乙醇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在洗手的时候,一般都会直接打开水龙头,然后洗手再关上。这样的方式看似没有问题,但若是手本来就带有细菌,用脏手去触摸水龙头,龙头上就会带有细菌,等手洗干净的时候,去关掉时,细菌又存在手上了。建议水龙头旁边一般都会放一包纸巾,用纸巾垫着将水龙头打开,将纸巾扔掉才是正确的做法。
1、按压手消毒剂或洗手液时,应养成用手背按压的习惯。
2、洗手液是较好的选择,普通流水起不到杀菌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用洗手液、香皂或肥皂去污、杀菌。
3、洗手液分为普通型和抗菌杀菌型,卫妆准字只能达到清洁去污、卫消证字,才能帮助杀灭或抑制常见致病菌。
4、免洗洗手液、纸巾不能替代洗手,事实上只要流水下洗手就能去除手上的污渍。
5、洗手时要充分揉搓。在洗手时,要用双手充分揉搓,以便更好地清除污垢和细菌。
洗手的时间和7步洗手法全程时间是多长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