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节气对应的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节气对应的时间以及24节气对应的阳历日期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12节气对应时间
2、立春为2月3-5日交节;雨水为2月18-20日交节;惊蛰为3月5-7日交节;春分为3月20-22日交节;清明为4月4-6日交节;谷雨为4月19-21日交节;立夏为5月5-7日交节;小满为5月20-22日交节;芒种为6月5-7日交节。
夏至为6月21-22日交节;小暑为7月6-8日交节;大暑为7月22-24日交节。立秋为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为9月7-9日交节;秋分为9月22-24日交节;寒露为10月8-9日交节;霜降为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为11月7-8日交节;小雪为11月22-23日交节;大雪为12月6-8日交节;冬至为12月21-23日交节;小寒为1月5-7日交节;大寒为1月20-21日交节。
二、二十四节气的对应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1、立春2月3——5日阴历偏月十六日雨水2月18——20日阴历一月一日
2、惊蛰3月5——7日阴历一月十六日春分3月20——21日阴历二月一日
3、清明4月4——6日阴历二月十六日谷雨4月19——21日阴历三月一日
4、立夏5月5——7日阴历三月十六日小满5月20——22日阴历四月一日
5、芒种6月5——7日阴历四月十六日夏至6月21——22日阴历五月一日
6、小暑7月6——8日阴历五月十六日大暑7月22——24日阴历六月一日
7、立秋8月7——9日阴历六月十六日处暑8月22——24日阴历七月一日
8、白露9月7——9日阴历七月十六日秋分9月22——24日阴历八月一日
9、寒露10月8——9日阴历八月十六日霜降10月23——24日阴历九月一日
10、立冬11月7——8日阴历九月十六日小雪11月22——23日阴历十月一日
11、大雪12月6——8日阴历十月十六日冬至12月21——23日阴历动月一日
12、小寒1月5——7日阴历动月十六日大寒1月20——21日阴历偏月一日
三、42节气的名称和相应的时间
4、立冬:每年公历11月7日前后。
5、春分: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
6、秋分: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
7、夏至:每年公历6月22日前后。
8、冬至: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
9、雨水: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
10、惊蛰: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
11、清明: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
12、谷雨: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
13、小满: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
14、芒种: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
15、小暑: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
16、大暑:每年公历7月23日前后。
17、处暑: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
18、白露: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
19、寒露:每年公历10月8日前后。
20、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
21、小雪: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
22、大雪: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
23、小寒: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
24、大寒: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其是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因此被称为“太阳历”。
大约从夏朝开始,我国劳动人民就遵循二十四节气从事生产活动,所以其又被称为“夏历”。1972年河南伊川土门遗址出土了神农氏太阳历陶缸。历图整体作双踆乌载日,像一个大圆里面画了五只眼睛。据史学家王大有先生考证,这个图就代表了二十四节气。
四、节气时间推算法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您知道前一年的某一节气准确时间,可以通过一首歌谣轻易算出,之后的年份就是该节气的时间,节气的规律歌诀如下:
五、中国的十二节气及对应时间是什么
1、中国节气有24个,而不是12个,其对应时间如下:
2、立春为2月3-5日交节;雨水为2月18-20日交节;惊蛰为3月5-7日交节;春分为3月20-22日交节;清明为4月4-6日交节;谷雨为4月19-21日交节;立夏为5月5-7日交节;小满为5月20-22日交节;芒种为6月5-7日交节。
3、夏至为6月21-22日交节;小暑为7月6-8日交节;大暑为7月22-24日交节。立秋为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为9月7-9日交节;秋分为9月22-24日交节;寒露为10月8-9日交节;霜降为10月23-24日交节。
4、立冬为11月7-8日交节;小雪为11月22-23日交节;大雪为12月6-8日交节;冬至为12月21-23日交节;小寒为1月5-7日交节;大寒为1月20-21日交节。
5、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六、21年二十四节气相对应时间
1、【小寒】01月05日11:18,【大寒】01月20日04:36
2、【立春】02月03日22:57,【雨水】02月18日18:43
3、【惊蛰】03月05日16:52,【春分】03月20日17:35
4、【清明】04月04日21:31,【谷雨】04月20日04:28
5、【立夏】05月05日14:39,【小满】05月21日03:27
6、【芒种】06月05日18:39,【夏至】06月21日11:18
7、【小暑】07月07日04:49,【大暑】07月22日22:09
8、【立秋】08月07日14:37,【处暑】08月23日05:17
9、【白露】09月07日17:37,【秋分】09月23日03:04
10、【寒露】10月08日09:25,【霜降】10月23日12:36
11、【立冬】11月07日12:46,【小雪】11月22日10:20
12、【大雪】12月07日05:45,【冬至】12月21日23:48
七、四季节气分别是哪几个月
1、春季节气:立春,日期是公历2月3-5日,含义是春季开始;雨水,日期是公历2月18-20日,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日期是公历3月5-7日,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日期是公历3月20-22日,含义是昼夜平分;清明,日期是公历4月4-6日,含义是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日期是公历4月19-21日,含义是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
2、夏季节气:立夏,日期是公历5月5-7日,含义是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旺盛;小满,日期是公历5月20-27日,含义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日期是公历6月5-7日,含义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日期是公历6月21-22日,含义是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日期是公历7月6-8日,含义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日期是公历7月22-24日,含义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3、秋季节气:立秋,日期是公历8月7-9日,含义是秋季开始,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处暑,日期是公历8月22-24日,含义是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日期是公历9月7-9日,含义是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秋分,日期是公历9月22-24日,含义是昼夜平分;寒露,日期是公历10月8-9日,含义是露水已寒,将要结冰;霜降,日期是公历10月23-24日,含义是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
4、冬季节气:立冬,日期是公历11月7-8日,含义是冬季开始;小雪,日期是公历11月22-23日,含义是开始下雪;大雪,日期是公历12月6-8日,含义是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日期是公历12月21-23日,含义是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日期是公历1月5-7日,含义是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大寒,日期是公历1月20-21日,含义是天气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节气对应的时间和24节气对应的阳历日期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