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癸卯学制颁布时间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壬寅学制癸卯学制顺口溜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癸卯学制是哪一年
1、癸卯学制是指1904年1月13日清 *** 公布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它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
2、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二、中国实行之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还是癸卯学制
清未新式学校的大量创办,使原有以科举选才为中心、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古代学制框架已无法适应,建立新学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02年8月15日,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的《钦定学堂章程》正式公布,这是中国近代之一个颁发的学校系统文件,时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公布却未实施,成为新学制的先声。
1903年,张之洞奉命入京主持制定新学制。1904年1月,清庭批准《奏定学堂章程》,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之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它的颁行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办教育无章程、学校无体系的状态,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我国现代学制的之一块基石。该学制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
“癸卯学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考试章程、奖励章程、及各级各学堂章程等共22件。对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等各类学堂,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到实业教育,从教员任用到学校管理,从立学宗旨、培养目标、入学规则、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 *** 、仪器设备、校舍建筑到考试、奖励等各个方面,均作了详尽的规定。
这一学校体系基本是模仿日本的。纵向分为三段七级,分别为初等教育段(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中等教育段(中学堂)、高等教育段(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规定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5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即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约需22年左右。此外,还有更高等级的通儒院,学制5年。在横向的方面,中学堂分普通学堂、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在分科大学堂之外,还有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的还有洋学馆、方言学堂、进士馆和仕学馆。由此构成了纵向三级水平、横向三足鼎立的整体结构。
“癸卯学制”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方针,强调以儒家伦理陶冶学生品行,辅以西学技艺,并加以严格的纪律和管理。所设课程体系十分突出道德教育,中小学均把修身列为课程之首,并特设读经讲经课。但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有所分化,突破了传统教育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奏定学堂章程》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之始。小学堂、中学堂均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种,在教学内容上也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中学堂为例,其学习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外国语(日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12门,每周上课36点钟,读经讲经为每周9点钟。“癸卯学制”单独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并规定师范生不交纳学费,从而吸引了许多贫寒家庭的子弟入学。此外,还建立了实业教育系统。实业学堂分为实业教员讲习所、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商船学堂五类,各项实业学堂又分高等、中等、初等三级。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材足供任用为效。”规定大学堂分八科,将经学单设且列为群学之首,是一种妥协变通,但毕竟打破了由经学、史学、诸子学、词章学构成的“四部之学”的传统学术格局,奠定了近代学术的分科基础。民国成立之后,大学分科确定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从而完成了从传统的“四部之学”到现代“七科之学”的转变。
1905年12月,清 *** 成立学部,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正式的、独立的和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制。此前,清代的教育行政围绕科举考试,并不直接面对各类学校。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属国子监和礼部。国子监既是全国更高学府,也负责中央官学的管理,礼部则负责管理各地的教育事务,两部门权限部分重叠,又不能囊括;翻译、船政、水陆军事学堂等新式学堂则分属各部门,不受礼部、国子监管理,新旧学校、新旧衙门并存。学部的建立经历了约十年之久的“难产”,识者认为“关键在于设学部将动摇礼部等旧机构的地位,触动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学部的设立突破了中央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此后一年,清 *** 中央官制的全面改革即顺利实施。此后,各省设提学司,各厅州县设劝学所,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科举制的终结一波三折,从戊戌变法时提出变科举,到科举制的真正废止,经历了7年时间。1901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合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时称“江楚会奏”,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四项要务,但在是否废止科举上措辞模糊。清廷继戊戌之后第二次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停罢武科。1904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上奏建议变通科举,递减科举取士名额以学堂生员补充,为清廷批准。此后,日俄战争爆发,立宪呼声高涨,革命迫在眉睫。1905年9月2日,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上《奏请废科举折》,请立停科举以广学堂,提出废除科举的主张。面对危局,清延当日即正式下诏立停科举。光绪帝下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隋朝以来,实行1300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终告结束。
科举制的断然废止,既表明了当时釜底抽薪、破旧立新的决裂态度,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此时,癸卯学制已经颁行,京师大学堂也已起步,一个新的教育制度的架构已经形成。但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引起社会系统的全面震荡,以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复杂影响,人们在日后才有越来越深切的认识。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自上一个世纪之交始,至今已经百年。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场新的巨变之中。教育不仅成为重中之重,而且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我们需要认真回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深刻反思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认识教育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确定我们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价值、目标和任务。
三、癸卯学制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本题考查癸卯学制。1904年清 *** 颁布了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该学制更大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该学制之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教育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义务教育修业年限为5年。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参考文献:教育大辞典编篡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10卷:中国近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07.
四、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清朝末期。1902年,即光绪二十八年,清朝 *** 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之一个学制。1904年,也是清光绪三十年,清 *** 颁布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所以壬寅癸卯学制是在清朝末期颁布的。
五、癸卯学制是什么时期
1、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 *** 颁布。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2、在体系上,“癸卯学制”将全国学堂分为基础教育和专门职业教育两类。基础教育分三等七级: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相当于今日幼稚园)、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等教育为中学堂,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堂(本科)、大学堂(硕士)、通儒院(博士)。
3、专门职业教育分为师范、实业和特别教育三种:师范有初级、优级师范,实业教育包括艺徒学堂(技校)、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工人在职教育)、初等农商实业学堂(中专)、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大专)、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大学)、实业教员讲习所(工科师范),特别教育包括进士馆(干部教育)、译学馆(外国语教育)。
4、因“癸卯学制”较为全面参考了各国教育体系,框架设计上既把握现代教育规律,又切合中国实际情况,故尽管后世多有教育改革,但除名称有变、数量种类更丰富以外,至今教育体系的框架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5、实业教育方面,“癸卯学制”要求各省立足区位优势而“速设实业学堂”,“通商繁盛之区,宜设商业学堂。富于出产之区,宜设工业学堂。富于海错之区,宜设水产学堂。余可类推”。今日各地数量繁多的工业大学、农业大学、理工大学、交通大学等,同样肇端于此。
6、出于财政压力,“癸卯学制”不能为所有学生负担费用,“各学堂应令学生贴补学费”,但为鼓励教育,仍强调“初等小学堂,及优级、初级师范学堂,均不收学费”。中国义务教育、师范类学校免收学费的做法,亦肇端于此。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癸卯学制
六、癸卯学制颁布于哪一年
1、癸卯学制颁布于:1904年1月13日。
2、中国近代之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
3、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 *** 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4、由于主持“壬寅学制”的张百熙素以偏护新学遭谤议,同时也由于壬寅学制制定仓促,存在诸多不足公布后即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其中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
5、在这种情况下,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于1903年6月以“学堂为当今之一要务,张之洞为当今之一通晓学务之人”,奏请派张之洞会同商办学务,上谕照准。
6、1904年1月13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 *** 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等统称《奏定学堂章程》。
7、这是中国近代史由中央 *** 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此为“癸卯学制”的形成背景。
8、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好了,关于癸卯学制颁布时间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顺口溜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