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上海纺研院什么级别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中国纺织大为什么改名为上海东华大学
由于纺织业没落,而且对于不熟悉纺织的人来说,听到纺织两个字就想起非常低端的缝纫机之类的,所以多年来招生情况都很差,虽然是重本,但录取分数线甚至跟上海一些二本差不多。因此,中国纺织大改名为上海东华大学。学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课程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2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63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
1.东华大学简称“东华”,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院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2.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由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高校的纺织院系合并而成,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艺等十大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并与世界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2016年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东华大学跻身世界500强,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4位、上海高校第6位。
3.东华大学设有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教育学院)、体育部、MBA教育中心和研究生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东华大学》网页链接
二、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的介绍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下辖6个研究所、3个中心,即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上海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上海毛麻所、上海服装所、上海印染研究所、上海色织所、上海纺织节能环保中心、上海纺织新产品开发中心、上海纺织科技发展中心。该院是我国目前规模更大、纺织专业设置最齐全的综合性纺织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纺织产品、工艺、设备和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该院的研究领域正从纺织扩展到环保、航空航天、冶金、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
三、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简介
1、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纺织在构筑科技研发体系、打造产业链、建立现代纺织服务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2、在构筑科技研发体系上,公司旗下的“中央研究院”——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拥有情报信息、标准检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中国纺织服装工业最完整的科研体系,同时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还完善了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公司技术中心、生产企业三个层面实施的科研创新体系。2003年以来,上海纺织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上海市科技进步奖9个。我们还向国家申请专利1851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43件;29项科技成果获得上海市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认定。在我国神舟五号及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工程中,上海纺织生产的返回舱引导伞面料、返回舱主降落伞面料、飞船用点火绳(无污染导火索)等高科技产品获得了国家嘉奖。
四、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基本介绍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1956年建于上海,1982年有科技人员426人,2011年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建院之初为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1959年划归上海市领导,独立建院,改名为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仍继续承担全国性科研任务科研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形成棉、毛、麻丝和化学纤维纺织印染针织无纺织布、纤维材料等专业的综合性纺织科研机构。到1983年,院内设有纺纱、织造、染整、针织、无纺织布、工业用品、电气自动化、纤维材料、技术情报、理化分析10个研究室和环境保护研究组,附设棉纺实验工场、机械制造工厂和新材料车间。主要科研内容是:纺织工艺基础理论;纺织新产品,无纺织布和工业用品;传统纺织染整工艺技术和设备改造;纺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纤维材料理化性能、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环境保护、节能技术;科技情报和技术经济研究。
五、东华大学的科学研究
1、截止至2014年,东华大学设有12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中心及检测中心:国家染整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2、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3、国家眼镜玻璃搪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4、中国轻工业珠宝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国家“111”引智基地: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8、纺织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9、数字化纺织服装教育部技术工程中心
10、先进玻璃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1、生物医药用纺织材料技术开发中心
12、地毯装备研究中心截止至2014年,学校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连续11年获得19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
13、2011年,学校国际专利授权数量在高等院校中列第16位。
14、学校的高纯粘胶基碳纤维项目解决了中国新型战略弹头防热层材料的“有无”问题,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玻璃纤维经编网格、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舱内外航天服暖体假人”等成果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神舟系列飞船等航天工程。
15、截止至2014年,学校军工“三证”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已正式跨入国家军工科研生产准入体系。东华大学科研获奖一览表(部分)获奖成果名称负责人姓名奖项名称授奖等级授奖单位获奖年度珍珠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研制及其产业化应用李东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8共混聚醚砜中空纤维膜人工肾血液透析器王庆瑞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8织物变性涂料连续染色新技术王建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8高效节能减排水刺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靳向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8高效节能减排水刺关键技术及纤维素纤维功能性产品应用靳向煜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浙江省人民 *** 2008芳纶1313纤维及绝缘纸工业化胡祖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教育部2008超高支纯棉面料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刘丽芳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8PTT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王府梅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8国家级规划教材《非织造学》柯勤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8多类型提花地毯簇绒系列装备研制及共性技术孙以泽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8新型差别化U形涤纶及其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王朝生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教育部2008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及回用技术与产业化奚旦立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8《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手册》马承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8绢纺原料生物处理技术及产业化劳继红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浙江省人民 *** 2007RYKT43/1多梳数控提花经编机沈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抗毛抗起球腈纶纤维及织物的开发王华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集成开发王华平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7基于风格的服装快速设计技术刘晓刚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7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纺织染整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俞建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7新型液体活性染料制备的关键技术蔡再生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二等教育部2007聚乳酸纺丝及其产业化开发胡学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高性能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关键技术及应用江建明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教育部2007环锭紧密集聚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程隆棣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国务院2007棉印染废水回用工程技术的研究奚旦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新型大孔纤维膜在水处理中研究应用奚旦立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7抗菌导湿腈纶纤维及混纺面料一条龙开发王华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聚乳酸非织造材料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靳向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教育部2006纺织品高质量、低消耗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杨建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长丝、短纤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其产品王善元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6华东女子标准体型研究及区域服装原型的理论与技术张渭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王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高强产业用聚丙烯纤维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江建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6超细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开发陈彦模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浙江省人民 *** 2006热塑性高聚物基纳米复合功能纤维成形技术及制品开发朱美芳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6上海市电子政务工程示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陈家训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6纳米粒子改性化学纤维的制备 *** 于俊荣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奖二等上海市知识产权局2005新型化纤应用及其毛混纤产品开发王善元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5新型化纤应用技术及低含毛混纤产品开发王善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生态纤维的精细化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郁崇文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湖南省人民 *** 2005碳布系列产品工艺研究及中试生产朱苏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冻胶纺丝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刘兆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常压等离子体实时聚合纳米涂层技术张菁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5提高织针性能和寿命的关键技术研究朱世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5DHT—200型地毯簇绒机研制孙以泽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江西省人民 *** 2005DHT-200地毯簇绒装备研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孙以泽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教育部2005地毯簇绒机技术研究孙以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制顾利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国务院2004涤纶异形短纤维的研制王华平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天津市人民 *** 2004生态黄红麻纤维的精细化加工技术研究郁崇文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4提高织针性能和寿命的关键技术研究朱世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上海市人民 *** 2004基于数值模拟的网带炉工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朱世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4印染行业发达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奚旦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4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工业化生产技术集成开发王华平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江苏省人民 *** 2008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工业化生产技术集成开发王华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8复合功能精纺毛织物的溶胶凝胶整理技术阎克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8间位芳纶及绝缘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胡祖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上海市人民 *** 2008水溶性医用几丁糖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莫秀梅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上海市人民 *** 2008细旦、可染、功能聚丙烯纤维材料结构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陈彦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发明奖一等教育部2008功能杂化材料设计、组装及其应用关键技术朱美芳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上海市人民 *** 2008环锭紧密集聚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俞建勇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浙江省人民 *** 2007聚丙烯基杂化材料结构设计、功能组装及其纤维成形关键技术朱美芳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材料研究学会2007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一条龙开发王华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大豆蛋白纤维纺织染整技术及针织产品开发俞建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纺织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关键技术奚旦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刘兆峰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上海市人民 *** 2005清洁生产合生态毛纺织品的开发阎克路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04热塑性高聚物基纳米复合功能材料成纤技术及制品开发朱美芳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上海市人民 *** 2004信息来源:东华大学科研处党委书记:朱民
16、党委副书记:殷耀、刘淑慧、罗仪华
17、副校长:刘春红、邱高、李永智、卿凤翎、陈革
18、信息来源:东华大学官网 1951~1952年:张方佐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和上海纺研院什么级别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