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长春工程学院开学时间,以及长春工程学院2023年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长春工程学院9月能开学吗
1、之一批次:9月2日,省内部分学生返校,做迎新准备,具体返校学生名单另行通知。
2、第二批次:9月7日,新生报到(2022级研究生暂缓报到,具体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3、第三批次:9月9日,2018级、2019级、2020级、2021级学生返校。
4、8月28日(周日)行政人员以及后勤、安保等服务人员正式上班;8月29日(周一)一线教师正式上班(线上授课,按教务处统一安排)。
5、线上授课期间,一线教师原则上暂不进校,如有科研等必须入校工作任务的教师可采取“点对点”方式入校工作。
6、学生须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返校报到。
7、申请返校的学生务必做好开学前7天个人及共同居住者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日报。特殊情况须延迟返校报到的老生向所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请销假。
8、2022级新生须向学校招生就业处及所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请销假。学生须按规定批次返校,不得提前。
9、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暂缓返校报到:
10、返校报到前10天内,由境外返回的学生暂缓返校,按属地要求完成隔离管控后,方可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提出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返校。
11、返校报到前10天内,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返回人员接触史的学生暂缓返校。
12、待完成居住地隔离管控后,方可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提出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返校。
13、返校报到前7天内,有高中低风险区和长春属地疾控部门排查管控区域(实时更新)旅居史的学生暂缓返校。
14、待全域转为常态化防控或解除管控要求后,方可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提出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返校。
15、返校报到前7天内,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
16、待排除新冠肺炎且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持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报告提出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返校。
17、学生须途经高中低风险地区的,暂缓返校报到。待途经地区风险解除后,方可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提出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返校。
18、途中在高中低风险地区的火车站、机场中转、经停的不视为途经高中低风险地区,但超出中转时间停留视为途经高中低风险地区。
二、长春工程学院开学时间2023
2023长春工程学院开学时间是8月27日。
长春工程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湖东和湖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平方米,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6.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1.3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8亿元,中外文纸质图书185万册、电子图书262.98万种。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1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6个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全部进入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客观评价排名前30%。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1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青年托举人才等国家、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获得者183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3人。60余人被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26个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方向独具特色,在省内优势明显。截至2023年5月,学校近5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及专利奖35项,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高水平科研项目。
圆形加三维组合设计,象征着团结向上,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突显标志的协调和大气。
三、长春各大学开学时间2022
长春2022年各大学开学时间如下:
吉林大学于2022年1月11日发布《2022年寒假相关工作安排》。其中,寒假放假时间为2022年1月10日至2月27日放假,2月28日正常上班。日前,吉林大学发文称,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将从2月8日起分三个批次错峰进行。之一批次2月8日、9日返校,第二批次2月14日、15日返校,第三批次2月26日、27日返校。
2022年1月5日,《长春理工大学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发布。其中,学生寒假放假时间为: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2月27日,2月28日(星期一)开学。
东北电力大学2022年1月7日发布《东电寒假小贴士》。其中,学生放假时间为1月8日(星期六)至2月27日(星期日)。学生重考、返校及其他事宜另行通知。
2022年2月10日,吉林财经大学发布《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通知》,学生将通过三批次返校:2月25日学校选拔的学生志愿者返校;2月26日2020级、2021级本科生返校;2月27日2019级本科生、2020级和2021级研究生、有返校需要的毕业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返校。
学校教职工为2月26日上班,学生2月28日上课。
学校教师于2022年3月3日上班,学生正式上课时间为2022年3月7日。
长春工程学院学生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为2月28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为3月10日。
四、2019年长春工程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艺、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 *** 。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 *** 、中央人民 *** 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工、管、理、艺、文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凝练形成了“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面向基础工业基层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 *** 、长春市 *** 授予“模范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学校党委被长春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 *** 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百所大学之一。
201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获得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湖东校区和湖西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6.3万㎡;运动场地总面积7.8万㎡;固定资产总值8.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0.25万册,电子图书121.51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1119种、电子期刊17842种;校园网覆盖全校;建有84个实验室和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与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校内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4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
学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3个二级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测绘工程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测绘工程7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为国家CDIO试点专业;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造价5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7个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0人,其中,专任教师702人,正高职称120人,副高职称37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4.34%,硕士研究生导师62人。有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级专家,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校学科领军教授,7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新世纪人才,6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选为吉林省级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7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合作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8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6人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8人被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679人,其中研究生163人,本科生13188人,专科生(含高职生)1297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近一万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研究生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44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十二五”以来,学校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更低录取分数稳居在省属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4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年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为发展我国建筑、地质、水利、电力等基础工业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属矿山、水电工程和电力工业的地方,就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和业绩。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十二五”以来,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加了594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196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10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15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24门。
学校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学校现建有配电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能源供应及室内环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减灾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汽车集成制造技术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配电设备自动化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寒区住宅建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页岩钻探与环境保护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制造在线检测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吉林省智能电网测控技术与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和东北地域装饰文化研究中心15个省级科技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42个。
“十二五”以来,我校教师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4项、省部级课题285项;合作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课题1项;转化授权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37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和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论文近500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西班牙罗维拉·维尔吉利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德国雅德应用科学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韩国莲庵工业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大同大学和高雄之一科技大学等国家(地区)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并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已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经有一届毕业生;与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开办了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并已开始招生。
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5年,共选派100余名教师赴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丹麦、日本、德国、荷兰、台湾等国家(地区)高等院校进行访学、交流或进修。
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
关于本次长春工程学院开学时间和长春工程学院2023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