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影评(大上海电影简介600字)

卿烟寒 20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大上海影评这个问题,大上海电影简介600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影评
  2. 求电影《苏州河》的专业影评
  3. 大上海原型人物是哪几个 – 《大上海影评

一、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影评

1、下面是摘抄来的,供LZ参考······刚看完电影,前半集看得煞没感觉,又一次让我感觉到,张艺谋没有那么神圣。可是,影片进行过半,当我看见金宝&水生&阿娇一起在水边唱歌“摇啊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我突然就被感动了。电影的主题一下跳入我的脑子:还是农村好啊!

2、但,可惜啊。人却总是逃不了城市。影片的一开始,水生在嘈杂的人群中,茫然的东张西望。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繁华的城市,他“似乎”充满向往。六叔的势力不友善, *** 对自己的坏脾气,水生马上就对六叔说:我要走。水生是喜欢农村的,打一开始就是喜欢农村的。他从农村来,受不起这大城市的社会。可是,即使他一开始就不喜欢城市,一开始就想要回到乡下,他却回不去。先是六叔不让他回去,然后是六叔被杀他要留下来为六叔报仇。接着,他又将摆脱不了老爷的控制。总之,一旦踏入这片土地,哪怕是轻轻地沾到了,你便再也摆脱不了。

大上海影评(大上海电影简介600字)-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3、摆脱不了在 *** 身上为水生继续体现。 *** 也来自农村,一开始她向往大上海,向往这灯红酒绿,色彩斑斓的大城市。她拥有姿色,她想在大上海创造一些什么。她做到了“皇后”她受到了上海滩之一霸唐老爷的宠幸。可当她渐渐地体会到大唐老爷的凶恶,上海的黑暗,她便怀疑:我是不是不该呆在这?可是,她放不了。她放不下自己已经取得的一切。她也放不下大上海也可能美好的念头。于是,她和道貌岸然老二私下有了关系。她信着老二还不是坏人,还不至于像唐老爷那么凶恶。她期望等老二做了老大后,她怎么也算是老大的女人。她希望自己可以稍稍改变了这里的灰暗,她希望这里的一切可以美好一些。人总是向着黑暗妥协,或是因为美好的期望存在,或是因为对已获得的不舍割下;而这个社会也总是这么慈善,总是对你伤害到适可而止,让你想离开了却又有期冀。只可惜,到她死的那一刻,她都没能如愿。

4、唐老爷可以是水生& *** 的继续。他和 *** 一样在大上海闯荡,不过他比 *** 幸运,他做到了老大的位子。可即使是老大了,他也不是说一不二。他还得看余胖子的面子,他还得在外面干生意,做买卖,进行社交,抛头露脸。他改变不了这里的一切,他也只能在这里顺应着大上海的规则,渐渐地,让所有的肮脏变得理所当然。

5、进入了这个大上海,你便摆脱不了。而在没进入之前,你却不知道它的种种不是而充满幻想。小阿娇跟唐老爷去了上海,又一个轮回就这么开始。

6、还是农乡下。可农村的你还是想去城市的你;城市的你还是不愿意扔了城市中的拥有去往乡下。还是乡下好,我还是在城市继续我的生活。

二、求电影《苏州河》的专业影评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 *** 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更佳影片”、“更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 *** 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苏州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

之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第二个爱情: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 *** 。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 *** 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也许美美这样的女子,是都市里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爱情的女子。也许是曾经有过爱的伤痕,才会独自一人在大都市里谋生,生活的艰辛,使得她不得不做着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那些只是爱情故事里才有的。最后她离开了摄影师,或者是为了想验证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者只是不想继续这段所谓的爱情,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马达不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温柔体贴型的男子。他应该是在牡丹跳了苏州河之后,才发现自己彻底地爱上了那个小姑娘。当然他寻找牡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谅,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结永远解不开。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余生都会一直地找下去。

牡丹是一个没有得到过什么亲情温暖的女孩子,妈妈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习以为常,直到遇见马达,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当马达欺骗了她,背叛了她的爱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她才可以带着那样从容的表情跳下苏州河。即使后来他们重逢,他们也没有因为喝酒驾车而双双死去,他们还可以回到以前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苏州河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站,是开始也是结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两种人,却因为有着同样一张脸孔而结缘,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迥异,却在爱情这一问题上有着一致性,都是想获得一份永恒的爱情,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都逃不过爱情的追逐。马达是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爱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来他对爱情也是十分执着的,他始终相信牡丹不会死,寻找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叙事者"我”应该不曾真正爱过,就算对美美也是,即使曾经有过爱情,也只有短暂的一刻,我们不断看到美美出门的情景,然后他等待着她归来。他无法完成马达所做的种种,因为他不是马达,他是个现实的爱情者,他知道他与美美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他最终决定放弃。

影片中的摄影师在结尾处推翻了自己在影片开始时所说过的话,美美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找我找到死吗?他语气不确定的回答:会的。但在结尾处美美终于走了的时候,摄影师对自己说:我将等待下一次的爱情降临。

这样的四个人物形象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各型各态的人,四种人的四种个性与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整个影片的客观反映。反映现实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诚和纯真。

许多影评盛誉,《苏州河》中的摇晃镜头、之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手法、两段式剧情发展,还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庆森林》中以爱情故事反映时代风貌的味道,也因此娄烨有了「中国王家卫」的美誉。而另有影评指出,《苏州河》中两个面容相仿的少女,爱情与生命因机遇而交会,更宛如奇士劳斯基《薇若妮卡德双重生命》的变奏版。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整部影片绝大部分是以“我”——一个摄影师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断构成的。所以“我”的样子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苏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电影。这让我联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同样是夹杂着导演的叙述,有时候,摄影机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电影在导演的摄像镜头之下。影片的叙述者总是不紧不慢地叙述,“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叙述者在电影开始便说明了.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很干净、利落。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胶片给人一种粗糙的颗粒感,镜头一直在晃动中展开,旁白叙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员的语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司匹林》那种的旁白电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机器拍的,所以,画面的素质似乎不能太较真,有时,镜头的运动和节奏也有一点奇怪,但即使如此,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整部电影的画面风格有一点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头一开始那条长镜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那不是透过镜头看一条河,那是透过一条河,看一座城市,和发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爱恨。

不合时宜地晃动,焦距得拉进和推远,画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实的表现出这个故事。依旧摇晃的画面,中长的镜头,机位跟近,特写,他的镜头感觉与贾章柯导演的长镜头刚好有个对比。惊恐的男人的脸庞有着忏悔的表情,带着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着不辨虚实嘲讽的目光。水花四溅,一切安静了,成为过去。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别是拍周迅的脸时,忽远忽近,神情的变化和摄影角度的变化都为影片带来了色彩,让人不禁赞叹摄影技术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节奏很快,跳跃性强,对白简短而精炼,不拖泥带水。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影片用摄影机记录下在河面上诸多的景象,将镜头对准城市的低层,又是用非常纪实的拍法,这个段落给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后,镜头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这暴露了导演的意图:蒌叶并无意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一段历史,一种真实,他所关心的,只是破败的城市景观下一个镜像般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说两个自己感到特别震撼的镜头,一是牡丹从苏州河的桥上脱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马达掀开帷幕的一角看着美美梳妆打扮足有几分钟,两个镜头都是一气呵成拍摄的,娄烨的才华明白无误地写在了这两个出手不凡的画面上。

影片的一开始就打动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的对话,女子的声音有些喑哑,男子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啊。

这是《苏州河》最开始的镜头。也是影片的主线。

然后是导演开始一段意味深长的陈述:“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然后依然是旁白,把你带入这部哀伤的电影之中。

(1)、“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我只有回到阳台上去,我知道我的爱情故事会继续下去,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也许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精髓所在吧。这应该是现代人的选择吧。我不喜欢他的选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马达寻找牡丹一样,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问遍所有能问到的人,来寻找自己迷失的爱情。虽然马达只是个混混,信誓旦旦的说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最后只做了运输工人中的一个,虽然牡丹也只是个普通的扎两只马尾,穿红白色运动服的普通女生,虽然他们没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马达可以用以后几年的时间来寻找她,寻找离开的爱情,就已经足够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费精力会寻找自己的爱情,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和马达的爱情相违背的,却与叙事者有着相似,这是不是种对爱情的一种迷失呢。曾经,我们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的搜索。

(2)、“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尽管娄烨在创作该片的时候看起来是十分自信的,不过那种通过摄像机进行的叙述方式和自以为是的旁白总让人想起过去的苏童的小说。不过,总体来说,在国产影片当中,《苏州河》属于比较成熟的那种,故事讲得不沉闷,旁白和对白也很适合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的口味,所谓一不小心成了“经典台词”。

(3)、“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去找我吗?”

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女人是愚蠢的,当她们相信爱情的时候。就像美美一样。当她不相信马达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她享受着这个故事。当她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溃了。美美渴望牡丹那样的爱情。于是美美离开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是她寻找真正爱情的努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只是逃避罢了。而她留下的字条,只是她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美美是女人。愚蠢的,脆弱的,神经质的女人。她的选择似乎让我看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似有似无的影子,选择离开,选择出走,无非是离开暂时的一个自己,结果我们还是我们,回头来想,不知道我们恋上的是那个人,还是爱上了爱情。

苏州河是娄烨展现才华的力作,不论是镜头还是涵义,都是上乘之作。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爱情的真实性和持久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放在现在来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苏州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觉冲击。

美美离开了我,留下一张纸条,“如果爱我,来找我”。显然,她震惊于马达和美美的爱情,并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够延续同样的浪漫。但是,作为叙事人的“我”正如片头中所表现的那样,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续前缘;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为他觉得,一切都不会永远,美美的离开未尝不是解脱,他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个结尾显示了导演的才华,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个结局构思的很巧妙,相当具有独特性,和影片的开头相呼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是必须认真面对的。然而什么是爱情,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可以感觉,但无法说明。娄烨注意到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也许爱情这个问题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赎形而上、深刻、严肃,可这并不能否定它

是一种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谁能回避思考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恐怕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声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有,也是个自大狂,或者可以说,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对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之一的爱情抱有空前的轻蔑态度,不知道这种轻蔑是出于本能的自负,还是出于有意识的敌对。

曾经,我们在一个街头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极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习惯在众人中寻找那个人的影子,而往往会一眼就看到对方,然暗暗喜悦。爱一个人,哪怕不说话,也可以一味去爱,或者只说一句,那么便是铭心刻骨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搜索,还是像最后一样,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向爱情发问。你是愿意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根本不许要答案。我想关于纯粹的爱与期待,旁若无人的找寻,或许只是怀念而无计可施。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这是我最近一年来看到的更好的一部国产影片。在我眼里,它完全可以与西方电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阳光下,它的音乐,它的摇摇晃晃的镜头,它的漫不经心而又忧伤的对白,那条很脏很美极温暖也极亲切的苏州河一直在我心中荡着,与我纠缠着,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记在我的笔下,当然,此刻,这记载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苏州河》这部电影的名字也许并不重要,也许河流,只是一种隐喻。或者是某个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是我们生存的某些空间,在那里,我们相爱,痴迷,缠绵,激越;在那里,我们背叛,悔恨,痛苦,绝望,;在那里,我们变老,然后死去……

三、大上海原型人物是哪几个 – 《大上海影评

成大器的原型是杜月笙,成大器的原型是黄金荣,叶知秋的原型是孟小冬,凌沪生的原型是林桂生,卢小嘉原型卢小嘉。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4岁初到上海十六铺当水果行的学徒。后进入当时的青帮上海龙头“黄金荣公馆”。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 *** 提运。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更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度过晚年。

黄金荣(1868年—1953年6月20日),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苏州。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

早年在上海城隍庙萃华堂裱画店当学徒,1892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直至升为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后勾结帝国主义、官僚、政客发展封建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更大的头目,门徒达1000余人,操纵赌博等罪恶勾当。

1927年4月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屠杀 *** 人和革命群众。同年辞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职务。

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 *** 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寓居上海,拒绝出任伪职,保持了民族气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立“荣社”,势力遍及全国工商、农矿、文化各界。建国后,曾向人民 *** 坦白罪行。最终在1953年6月20日死于上海黄公馆,终年85岁。

孟小冬(1908年12月9日—1977年5月26日),出生于上海。京剧女演员,工老生。

1912年,开始随父在家练功,学习老生唱段。1915年,拜孙派老生仇月祥为师,学唱老生。1916年秋,首次在上海登台堂会戏《乌盆记》(后半出)。

1919年,赴无锡正式演出营业戏;同年,加盟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成为正式演员。1925年春,随白玉昆戏班抵达天津,挂头牌演出。1926年,与金少梅组班演出。

1927年,因与梅兰芳结婚而脱离舞台。1933年9月25日,正式重返舞台,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全本《四郎探母》。1938年10月21日,正式拜余叔岩为师。

1946年12月,与李世芳合演了剧目《武家坡》。1947年9月,参加为陕西水灾义演暨贺杜月笙60岁生日演出。演出结束后,孟小冬宣布从此告别菊坛,不再演出。

1949年,与杜月笙、姚玉兰迁居香港。1950年秋,与杜月笙在香港举行婚礼。1967年9月,迁居台北。

林桂生,黄金荣前妻,20世纪初来到上海开妓馆,结识黄金荣并与其结婚。林桂生最后隐居在上海西摩路的老房子里,于1981年孤独死去。

卢小嘉,皖系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在北洋 *** 时与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被人称作民国“四大公子”。

卢小嘉曾大闹上海共舞台,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为了捧坤伶露兰春,特意建了一个舞台,取名共舞台。每天都是流氓打手,分踞四座,只要黄金荣鼓掌,他们就拼命叫好。

有一天,忽然有一个翩翩青年在包厢里大声喝了一个倒彩。这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当即被打手们拖出去打了一顿。

第二天卢小嘉依仗其父卢永祥的权势,指使当时上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的老部下何丰林,把黄金荣绑架到龙华的何公馆。

关在一个地牢里,在杜月笙的斡旋下才得以脱身。卢小嘉怕黄金荣会找他的麻烦,于1946年移居台湾,一直经营进出口业务,20世纪60年代末去世。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上海 影评 简介 电影 6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