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五脏六腑当令时间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十二经络当令时间表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时间对应的脏腑
子时一胆经当令;丑时一肝经当令;寅时一肺经当令;卯时一大肠经当令;辰时一胃经当令;巳时一脾经当令;午时一心经当令;未时一小肠经当令;申时一膀胱经当令;酉时一肾经当令;戌时一心包经当令;亥时一三焦经当令。
正未时(13-15点),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
正申时(15-17点),足太阳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
戌时(19-21点),手厥阴心包经最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在工作,三焦对照解剖学的定义,叫胸腔、腹腔,上腹、下腹,中医叫三焦。
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时间,胆汁推陈出新。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正丑时(夜里1-3点),足厥阴肝经最旺。肝藏血,肝血推陈出新,必须休息,保障肝脏的正常功能。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经脉的循行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的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夜里3-5点)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卯时(早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吃早餐的时间。
正辰时(上午7-9点),足阳明胃经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正巳时(9-11点),足太阴脾经最旺,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所以吃早餐不会发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正午时(11-13点),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
脏腑是相互配合,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兹分述如下: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赤涩。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所以大便秘结,可以用开泄肺气的 *** ;痰浊壅塞肺部的实喘,可以开泻大肠,以利肺气。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关联的。
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所以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二、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更好的保肝 ***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看电视,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人的气血在夜里3~5点(寅时)开始通过肺经,如果此时若出现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可能是我们的肺有问题了。可在此时对肺经 *** 少商、列缺穴(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角1分许,经常 *** 少商穴可以调节肺的功能,促进肺清除燥热;列缺穴位两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食指压在所取穴位侧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之处,于赤白肉际,有一凹陷,即是列缺穴)
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此时要养成排便的习惯。起床后宜先喝杯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排出体外。晨起一杯温水,可稀释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口角常出现溃烂的人,可以 *** 大肠经上的穴位如合谷穴以改善症状。
上午7—9时,胃经当令。胃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此时,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此时吃饭最易消化,应进食早餐,早餐宜食五谷类主食,不宜荤腥。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早餐应该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粥、热豆花、热豆浆和芝麻糊等,再配着少量蔬菜、面包、水果等,它对我们营养的来源、体力、精力的供输十分重要。
让我们有充沛的活力,来应付一整天的工作。此时消化不好、面黄、脸部和前额生疮、口唇不红润、精力不足的人可以按压足三里,此时 *** 足三里可是女性养颜的更佳养生 *** 。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弯腿的时候,把手指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骨外侧的一横指处即是。
上午9—11时,脾经当令。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呕吐、泄泻、便秘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此时可以只要 *** 经上大都、太白穴等穴位,就能改善这些不适的症状。大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心经的养生之道是尽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脏过度兴奋,此时可以吃午饭、睡午觉,一般来说休息30分钟就可以了,茶、咖啡、酒等应适可而止。
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所以应在午时1点前用餐,这样才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资充分吸收和分配。心与小肠相表里,加之小肠经巡行肩颈部,再从胳膊到小手指内,所以出现肩颈部不适,可以按压小肠经上的前谷、后溪穴。前谷穴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下,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此时宜多饮水,不憋尿。若此时出现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尿急、尿频或夜尿多时,可按压膀胱上委中、承山穴。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午后5—7时,肾经当令。此时是预防肾病的更佳时期、也是肾虚者补肾的更好时机。要再喝一杯水,按压涌泉、太溪、关元穴。涌泉穴在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太溪穴在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长按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晚7—9时,心包经当令。此时应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给自己创造一个准备安然入睡的条件。这个时候更好的运动就是散步,也可练手指操。
心包经沿着胳膊前臂一直到中指,所以如果出现中指发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可以按压劳宫、内关、曲泽穴,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掌骨与第3掌骨之间偏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展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曲泽穴位于人体的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什么时辰该做什么事?这张《十二时辰养生表》送给你
三、一个五脏六腑工作时间表
在网上找到的健康小贴士,觉得不错,就发表在当作收藏了!
1、胃经——早上7-9点——吃早餐
2、脾经——上午9-11点——喝水
3、 心经——中午11-13点——午睡
4、小肠经——下午13点-15点——消化、吸收
5、膀胱经——下午15-17点——排毒、喝茶
6、肾经——傍晚17-19点——运动
7、心包经——晚上19-21点——放松
8、三焦经——晚上21-23点——泡脚
9、胆经——夜里23-1点——入睡
10、肝经——凌晨1-3点——藏血、熟睡、排毒
11、肺经——凌晨3-5点——深睡眠
12、大肠经——早上5-7点——去厕所
凌晨1-3点是肝经当令,如果莫名醒来,多由肝火旺盛所致。常有烦躁、易怒或气郁等症状,在气血流注到肝经的时间段,自然把人唤醒。
【肝经络不通,除了凌晨1-3点醒来,还有下面表现】
①情绪方面:暴躁易怒,情绪失控或者善叹息,爱抑郁;
②睡眠方面:很难入睡或者失眠多梦;
④眼睛方面:眼睛干涩、眼屎多;
⑤皮肤方面:皮肤油腻,长斑、长痘;
⑥头发方面:脱发增多,两鬓发白;
⑦其他方面:两肋发胀,排气增多,头晕。
四、十二时辰对应五脏六腑养生表
五脏六腑与十二时辰对应关系如下:
1、子时:(23点-次日1点)对应胆;
4、卯时:(5-7点)对应大肠经;
6、巳时:(9点-11点)对应脾经;
7、午时:(11-13点)对应心经;
8、未时:(13-15点)对应小肠经;
9、申时(15-17点)对应膀胱经;
10、酉时:(17-19点)对应肾经;
11、戌时:(19-21点)对应心包经;
12、亥时:(21-23点)对应三焦经。
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的病变,可经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反映于外,因而观察疾病的外在表现,可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属性,把握脏气之虚实。
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