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时间 2024惊蛰准确时间

卿烟寒 15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惊蛰的时间,以及2024惊蛰准确时间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惊蛰的时间、含义、风俗习惯
  2. 惊蛰是什么时候 惊蛰的时间
  3. 惊蛰是每天早上几点
  4. 惊蛰几点几分几秒

一、惊蛰的时间、含义、风俗习惯

根据对中华民俗的了解,惊蛰的习俗有很多,各地不尽相同,整理出以下比较有趣的5个内容,以供参考:

2017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7:32:40,农历 2017年二月(大)初八

2018年惊蛰时间:3月5日 23:28:06,农历 2018年正月(小)十八

2019年惊蛰时间:3月6日 05:09:39,农历 2019年正月(大)三十

2020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0:56:44,农历 2020年二月(大)十二

2021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6:53:32,农历 2021年正月(小)廿二

2022年惊蛰时间:3月5日 22:43:34,农历 2022年二月(小)初三

2023年惊蛰时间:3月6日 04:36:02,农历 2023年二月(大)十五

2024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0:22:31,农历 2024年正月(小)廿五

2025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6:07:02,农历 2025年二月(小)初六

惊蛰的时间 2024惊蛰准确时间-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2026年惊蛰时间:3月5日 21:58:43,农历 2026年正月(大)十七

2027年惊蛰时间:3月6日 03:39:14,农历 2027年正月(大)廿九

2028年惊蛰时间:3月5日 09:24:27,农历 2028年二月(大)初十

2029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5:17:15,农历 2029年正月(大)廿一

2030年惊蛰时间:3月5日 21:02:55,农历 2030年二月(大)初二

2031年惊蛰时间:3月6日 02:50:38,农历 2031年二月(大)十四

2032年惊蛰时间:3月5日 08:39:48,农历 2032年正月(大)廿四

2033年惊蛰时间:3月5日 14:31:54,农历 2033年二月(大)初五

2034年惊蛰时间:3月5日 20:31:54,农历 2034年正月(小)十五

2035年惊蛰时间:3月6日 02:21:08,农历 2035年正月(大)廿七

2036年惊蛰时间:3月5日 08:11:18,农历 2036年二月(大)初八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也有说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惊蛰民间习俗,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古人以白虎为兽中之王,能够驱邪,驱百害,每年惊蛰日拜祭白虎,驱百虫,免受虫害。同时,在十二生肖当中,有其中的生肖,会犯白虎煞和天狗煞。后逐渐演变成犯白虎煞和天狗煞的生肖,或觉得运气不顺,犯小人的人就会在惊蛰日,祭拜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逐,驱除小人与病害。所谓祭白虎,是指祭拜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然后可以打它。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在台湾,惊蛰的节气神是“雷公”。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与客家“炒虫”类似的传统。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故俗语称“炒虫炒豸,煞(煮)虫煞豸”。惊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活动之时,因此客家先民主张早期灭虫。惊蛰日,汀州客家还有做芋子粄或芋子饺吃的习俗,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以上列举若是觉得有所帮助,请顺手点击采纳!

二、惊蛰是什么时候 惊蛰的时间

1、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2、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3、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万物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自此开始。

4、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惊蛰是什么时候惊蛰的时间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惊蛰是什么时候惊蛰的时间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三、惊蛰是每天早上几点

1、惊蛰在一天当中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并不能确切的说惊蛰开始是一天的上午或是下午。惊蛰一般在公元历的3月份5日或者6日。惊蛰是24个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古代称之为“启蛰”,日本至今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景帝的讳为“启”,他为了避讳,才把启改成了惊。

2、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四、惊蛰几点几分几秒

1、2023年惊蛰具体时间是3月6日4点36分2秒,星期一,农历癸卯年二月十五。

2、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3、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从惊蛰节气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时节。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

4、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时节,蛰虫惊而出走。其实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5、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关于惊蛰的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惊蛰 时间 准确 2024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