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龙镇遗址?青浦青龙塔历史

卿烟寒 15 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上海青龙镇遗址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上海青龙镇遗址以及青浦青龙塔历史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有哪些名胜古迹
  2. 上海免费开放的历史古迹有哪些
  3. 上海为什么叫申
  4. 宋代上海青龙镇现在是哪里
  5. 上海这片地方的历史有多长有什么考古发现

一、上海有哪些名胜古迹

有玉佛寺、静安寺、龙华寺、龙华塔、青龙塔、护珠塔、松江方塔、西林塔、嘉定孔庙、文庙、松江唐经幢、秋霞圃、豫园、古猗园、汇龙潭、醉白池、书隐楼、四明公所、大境道观、天后宫、佘山圣母大教堂、鲁迅故居、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宋庆龄墓、鲁迅墓、宋教仁墓、徐光启墓、龙华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七宝古镇等。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

上海大观园曾荣获国家建筑鲁班奖,上海40周年十佳建筑,十佳休闲新景点,新中国50周年上海优秀建筑,上海十大旅游特色园林,上海市七大文明公园,国家建设部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陵园安葬着中国人民 *** 在上海战役宝山战区牺牲的1884名烈士遗骸;烈士骨灰陈放室安放着建国后在对敌斗争和抢险救灾中牺牲的16名烈士的骨灰盒;烈士史绩陈列室和大型画廊陈列着人民 *** 解放上海时英勇作战、顽强歼敌的历史质料、照片和部分烈士遗像、生平事迹等。

青龙塔,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塔名‘隆福寺塔’,俗称‘青龙寺塔’,又名‘青龙雁塔’,是上海市稀有的实物古迹,也是上海古老港口——青龙镇遗存的地面建筑物,它是研究上海古代史、古建筑和佛教史的宝贵资料。

七宝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东临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松江、青浦,南靠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北邻虹桥国际机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人文古迹)

二、上海免费开放的历史古迹有哪些

鲁迅故居、青龙塔、松江方塔、土山湾、静安寺、玉佛寺、龙华寺、龙华塔、护珠塔、西林塔、嘉定孔庙、文庙、松江唐经幢、秋霞圃、豫园、古猗园、汇龙潭、醉白池、书隐楼、四明公所、大境道观、天后宫、佘山圣母大教堂、中国 *** 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中国 *** 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旧址、鲁迅故居、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宋庆龄墓、鲁迅墓、宋教仁墓、徐光启墓、龙华烈士陵园、崧泽古文化遗址、马桥古文化遗址、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等等。

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对于研究和传播20世纪前期的人文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青龙塔,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塔名‘隆福寺塔’,俗称‘青龙寺塔’,又名‘青龙雁塔’,是上海市稀有的实物古迹,也是上海古老港口——青龙镇遗存的地面建筑物,它是研究上海古代史、古建筑和佛教史的宝贵资料。

松江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坐落于上海。全园占地面积182亩,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东有爱民街、西有三公街,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

土山湾本来位于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由1832至1837年间,江苏巡抚民族英雄林则徐帅民众疏浚蒲汇塘等河道堆集淤泥而成。故名“土山湾”。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

三、上海为什么叫申

1、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沪)”。

上海青龙镇遗址?青浦青龙塔历史-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2、上海是中国 *** 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直辖市之一,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3、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4、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 *** 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5、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 *** ——“申”、“沪”的由来

四、宋代上海青龙镇现在是哪里

青龙镇上海市早期兴起的集镇之一。位于市境西部青浦县东北境,白鹤以东,重固以北,北滨青龙江。青龙江为古松江(今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唐天宝年间,(742~755)置青龙镇,成为当时东南通商大邑。宋置市舶司,一度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有“小杭州”之称。繁华兴盛,前后持续近200年,宋末,青龙镇则因松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趋渐窄,大船难以直接出入,原有港口贸易活动便渐移至今上海旧城区内,遂趋衰落。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设县治于青龙镇,后又移青浦县治至唐行镇(今青浦城厢镇),青龙镇因有旧青浦之称。镇后有南宋酒瓶山遗址。现以取消建制,并入白鹤镇辖区。

五、上海这片地方的历史有多长有什么考古发现

一直以来,人们印象中的上海,只是一座近代新生的城市, *** 战争之后走向繁华的“东海渔村”,所谓“百年看上海”,历史非常浅薄,犹如“暴发户”一般。

然而,上海“控江连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又背靠江南膏腴之地,是对外贸易的超级良港,古人难道视而不见?近年来,上海诸多考古发现揭开真相,其中挖出一座古镇,新发现改写上海历史,以至学者感慨:上海已经繁华了一千多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基础。

1988年,在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考古专家发现数口唐代水井,让青龙村变得与众不同。但直到20年之后,随着青龙村出土遗迹越来越多,证实该地区有一个庞大的遗址,于是在2010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开始了该地区全面勘探与发掘工作。经过六年考古挖掘,到2016年,一个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庞大古镇重现天日,其中有两个发现极为独特。

一,考古出土来自福建、浙江、江西等窑口可复原瓷器6000余件及数十万片碎瓷片,涵盖唐宋两个朝代。唐代以越窑、德清窑、长沙窑为主,至宋代渐转为以福建闽清义窑(下图,考古出土的瓷器)、龙泉窑、景德镇窑产品为主。

二,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中的隆平寺塔遗址,根据史书记载,隆平寺塔始建于1023年,呈八角形,共7层,据估测可能高达50多米。更为重要的是,隆平寺塔紧邻吴淞江入海口,这是一座导航灯塔。

灯塔与众多瓷器的出现,显然说明早在唐宋时期,上海对外贸易已经非常繁荣,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上海前身——“东南渔村”形象,史书记载证实了这一点。

唐代之前的上海,在史书上只留下寥寥几笔,但唐代之后的上海,却在史书上不时出现。

明朝正德《松江府志》记载:“青龙镇在青龙江上,天宝五年(746年)置。”北宋《吴郡图经续记》记载:“今观松江正流下吴江县,过甫里,经华亭,入青龙镇,海商之所凑集也。”南宋《绍熙云间志》也有“青龙镇去县五十四里,居松江之阴,海商辐凑之所”的记载。

可见,考古出土的古镇就是史书上的“青龙镇”,紧邻江海交汇之处,是对外贸易的必经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史书上的青龙镇,繁华的让人不敢想象。

根据宋朝史料记载,最迟在北宋时期,上海青龙镇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港口。

《宋会要辑稿·食货》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青龙镇的商税额为15879贯403文,在两浙路各镇中居首,是华亭县的1.5倍、昆山县的2.13倍。商税额度的多寡,侧面反映出青龙镇的繁华程度。

南宋初年,上海青龙镇进一步繁荣,镇上有三十六坊,有镇学,有酒坊,茶、盐、酒等务在镇上均设有税场。梅尧臣《青龙杂志》载青龙镇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

1133年,北宋灭亡六年之后,南宋在青龙镇单独设立市舶务,隶属于两浙市舶司,而青龙镇在行政上隶属于华亭县。一个区区小镇,却单独设立市舶务,在宋朝历史上极为罕见。

由于青龙镇市容繁华,时人誉为“富商巨贾、豪宗又姓之所会也,人称小杭州。”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将区区一镇之地的青龙镇比作小杭州,足见青龙镇之繁华。

令人不解的是,作为繁荣程度不下泉州、宁波等海贸港口的青龙镇,为何长期不为人知,以至直至近代,上海还被视为寂寂无闻的“东海渔村”?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曾经繁荣的港口,为何会消失在历史中?

关于上海青龙镇遗址,青浦青龙塔历史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青浦 青龙镇 龙塔 遗址 上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