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成书时间 山海经的创作背景

卿烟寒 12 4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山海经成书时间的问题,以及和山海经的创作背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山海经最早成书是那一年
  2. 《山海经》成书于什么时期有什么作用呢
  3. 山海经的成书时间

一、山海经最早成书是那一年

1、说起《山海经》,国人大都知道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怪书。此书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实为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经,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观之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因此,《山海经》问世之后,围绕其内容、成书时间的争论,对它的作者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是个谜,乃至酿成学术界中千年未解的悬案。

2、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因此"禹、益作说"受到了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坚持旧说,但面对难以掩盖的漏洞,他只好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来作掩饰。所以,《山海经》的作者便成了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种种假说纷纷而出,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综合炎黄两族的传说而成说;南方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说虽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经》的作者是中国人。

3、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有关《山海经》作者的争论并未到此为止,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对《山海经》的内容的作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将寻踪作者的视角向国外延伸,作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结论。他们说,《山海经》并不是中国人所作,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国人。这种说法就象《山海经》中光怪陆离的神话一样,让人大开眼界!那么,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根据何在?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纪外来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 *** 和影响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香港学者卫聚贤在其《古史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山海经》的作者为印度人隋巢子。

4、1978年在台北出版的《屈原与九歌》的作者苏雪林在提及《山海经》时,又把作者的属地推向更西更远的巴比伦。他认为,《山海经》是关于 *** 半岛中两河流域的地理书,原为古巴比伦人所作,战国时由波斯人带到中国,其中有些关于中国地理的内容是后人混入的。他还认为,《山海经》可能是也是邹衍的讲义,由其弟子笔录,但记录者并非一人。

5、还有一些欧洲学者将《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同希腊神话进行了比较,认为书中有关长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与希腊神话里的怪物极其相似。另外,美国学者也认为,《山海经》中有对美洲大陆的精确描写,如《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中描述的"光华之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东山经》则生动而精确地描写了美国内华达州的黑色石、金块、旧金山湾的海豹、会装死的美洲负鼠等。有些研究者还按照《山海经》指示的路线考察了美洲大陆,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吻合的地理现象。从这些欧美学者的考证看,其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经》又成了希腊人或美洲人所作!

6、对《山海经》作者的争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今天此书在历史、地理、文学、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一些研究者从中国之外去寻觅作者的作法,虽然看上去有些牵强和难免哗众取宠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究其原因,实因《山海经》所涵盖的令人惊叹的博大庞杂、无所不包的内容所致,以致使研究者产生了仁智互见的结论。因此,这一疑案的彻底破解尚需要时日。而现在看来,历史学家凌纯声的看法可能较符合实际,即:《山海经》乃是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的一本《古亚洲地志》,它记述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诸多宝贵的资料,至于其作者可能已难于确认。

7、《山海经》主要栏目:中篇新故事、聪明人的故事、城乡奇闻、惊险故事、家庭悲喜剧、

8、亲历故事、清官故事、幽默与讽刺故事、民间传奇、茶馆趣闻录、妙联巧对故事、民间奇案、海外奇闻、伤心女子故事、宫廷密闻、三教九流的故事、谜语故事

二、《山海经》成书于什么时期有什么作用呢

1、《山海经》约成书于秦之前,但是到后期秦汉时期又有一定的补充,所以他的成书并不是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它在不断的补充,在这本书中涉及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地理、宗教,动植物以及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记载,所以它可以被我们理解成是博物之志,它在其中不仅是包含了大量的神话,而且在其中也有很多古典知识的记载,这更值得我们学习。

2、由于在之前神话都是口耳相传,所以有很多优秀的神话并没有记载下来,这是当今我们的遗憾,但是也有大量保留了下来,我们可以从这些保留下来的资源中去探究。在早期神话中有很多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一种反应,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生产力、生产水平都不高,所以人们如果想要去实现什么东西的时候,在当时看来也许是非常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们就会把这样的愿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寄托在一种非自然力量身上,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想象来征服大自然,从而掌握生态。而且从神话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来看,我们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精神信仰,他们在作品中会有大量图腾的出现,图腾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

3、在书中首先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其中,不管是夸父逐日还是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这些都代表着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就像是一束光在照耀着我们,在激励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害怕,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学习的。其次是厚生爱民意识。我们再以女娲为例,女娲补天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在当今社会上也有大量的活雷锋所在,他们为了普通大众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他们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最后还有反抗精神在其中,刑天舞干戚便是最鲜明的代表。

4、《山海经》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要保留下来,我们要研究它,我们更要学习借鉴它。

三、山海经的成书时间

1、《山海经》版本复杂,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2、《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

3、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4、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5、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6、《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7、《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

8、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 *** ;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9、《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10、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11、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

12、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太行山、恒山、王屋山、昆仑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

13、事实上,即使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

14、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15、山海经中出现郡县名,又有夏禹以后史事,因此历代以来,有人怀疑其中有后人添加的文字,或完全否定为禹、益所作。朱熹、胡应麟等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战国好奇之士所做。

16、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作者,长久累积而成的集体成果。〈五臧山经〉的材料大概可远溯于夏代,但《山海经》之成书,时间大约是从战国晚期到汉代之间,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于口头传说。

17、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经〉作者是洛邑人。据蒙文通考证,《山海经》可能是巴蜀地域所流传、代表巴蜀文化的典籍。

18、萧兵推测此书可能是东方早期方士根据云集于燕齐的各国人士编纂整理而成。多数学者则认为写定《山海经》的是楚人,例如袁珂在《中国神话研究和山海经》一文中表示:“《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过多人写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19、《山海经》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十八篇。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及注释者还有明朝王崇庆的《山海经释义》、杨慎的《山海经补注》、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清朝吴承志的《山海经地理今释》、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等。

20、民国以后,则以神话学者袁珂的《山海经校注》最为出名。

21、古山海经有图,郭璞作有《山海经图赞》,把他所见到的山海经图称作“畏兽画”。陶渊明所作诗文有“流观山海图”的诗句。山海经古图已亡佚不存,六朝张僧繇绘制、宋代舒雅重绘的十卷本二百四十二幅《山海经图》也没有流传下来。

22、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山海经图本,则来自于明朝的胡文焕本、蒋应镐本这两种。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相当于中国的明、清时代)出版的《怪奇鸟兽图卷》当中就有多幅根据明朝《山海经》图本而来的图像。

23、清代的山海经图以吴任臣图本最早,流传也最广。该书自叙其图是源自于舒雅的重绘本,不过仅取其“诡异”者一百四十四幅图,按灵祇、异域、兽族、羽禽、鳞介五类编排。后来毕沅、郝懿行都以该图本为摹本。

24、据马昌仪的研究,吴任臣图本有七十一幅图全部或大部采自胡文焕图本。另有汪绂本的图像四百零七幅,则多是别出心裁之作,与其他明清山海经诸图本极少雷同。

25、日本学者松田稔《山海经比较的研究》指出,〈海外经〉与〈大荒经〉皆含有图画的叙述(即因图而作文),〈海外经〉将一幅巨大的地图顺次序地“文章化”,而〈大荒经〉所根据之图画,很可能是一幅一幅单独的神人或动物等等的绘图。

2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昌仪,从现存的九种山海经图本中选出1000幅山海经图,配合山海经文字,著《古本山海经图说》,是当前研究山海经图的重要著作。

山海经成书时间 山海经的创作背景-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山海经成书时间和山海经的创作背景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山海经 成书 创作 背景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