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 劳动法用工时长

卿烟寒 13 3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的知识,包括劳动法用工时长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在劳动法中关于工作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2. 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规定
  3. 劳动法工作时间规定
  4. 劳动法劳动时间的规定
  5. 劳动法关于上班时间规定

一、在劳动法中关于工作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在正常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延长工时时间的限制包括正常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且每月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班的总时数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

4、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5、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6、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7、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8、(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9、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10、(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11、(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12、(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3、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14、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5、(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16、(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17、(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18、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19、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规定

1、工作时间,又可以称为“劳动时间”。主要指按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以及一周之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劳动法直接规定,或是由集体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进行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如果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常情况下,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属于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

2、根据《劳动法》规定,我国实行劳动者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累计不的超过40个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的需要,经与工会、劳动者协商后,可以适当的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延长超过1小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4、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三、劳动法工作时间规定

1、劳动法对工作时间,作了以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2、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是根据单位的工时制度而定的,一般工时制度分为两类:“标准工时制和特殊工时制”,特殊工时制又可以细分为“不定时工时制和综合工时制”,如果单位的某岗位因为生产运营的需要,想使用特殊工时制,并不是单位自己说用就能用的,而是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否则一律视为使用标准工时制。

3、上述三种工时制中,标准工时制以“日、周”作为工时计算周期,不定时工时制未作限制,综慎渗合工时制是可以选择以“年、季、月、周”其中一种作为工时计算周期。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6、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 劳动法用工时长-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7、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陆孝裂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早闭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四、劳动法劳动时间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工作时间: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2、加班:劳动者因工作需要超过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加班。加班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劳动者在加班时应当获得相应的加班费或者休息补助;

3、休息时间:每日劳动者应当享受不少于1小时的休息时间,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的劳动者应当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休息时间。劳动者每周应当至少享受1日的休息时间;

4、节假日: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或者加班补休日需要工作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或者调休。

劳动法是规定劳动关系中雇主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法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包括合同签订、合同期限、解除合同等方面的规定;

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工作时间和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包括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等方面的规定;

3、工资和福利待遇: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包括更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

4、劳动条件和保护: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保护,包括工作场所、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劳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5、社会保险和福利:规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规定;

6、劳动争议处理: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和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等方面的规定。

综上所述,对于特定行业或者特定岗位的劳动者,其劳动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此外,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合同等方式对劳动时间进行约定,但是约定的工作时间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并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五、劳动法关于上班时间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法规规定,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我国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今天我们将具体来了解一下劳动法关于加班规定有哪些。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二、加班工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不得以调休、补休替代。在休息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调休或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如果单位未向员工明确调休或补休时间,员工皆有权要求两倍工资报酬。在工作时延长劳动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是违法的。三、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加班工资是用加班时间乘以每单位工资标准(即加班天数乘以日工资标准,或者加班小时数乘以小时工资标准),再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乘以相应的倍数。但从《劳动法》第四十四条里,我们只能知道加班加点相对于正常工资的“倍数”,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分别按照工资的150%、200%和300%支付加班工资,而没有每单位工资标准(即日工资标准或小时工资标准)的规定。这也是有些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少发劳动者加班工资的根源所在。这是一点《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关于加班工资支付标准就明确规定,加班工资应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或者计件工资的标准进行计算。所以,我国还应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以免用人单位钻法律不尽完善的空子,而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加班工资计算公式1、延长时间的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1.5×加班时间2、休息日的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2×加班时间3、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3×加班时间。五、小结劳动法规定加班若不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或者没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即为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对劳动法加班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

关于本次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和劳动法用工时长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劳动法 用工 时长 劳动 规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