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需怎么组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需怎么组词以及需要的需怎么组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需怎么组词 需可以怎样组词
1、需索[xū suǒ]搜寻﹐求取。敲诈勒索。求取;勒索皂隶之所殴骂,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聊斋志异》
2、需少[xū shǎo]些少﹐很少的。
3、需用[xū yòng]需要的用度。
5、需滞[xū zhì]指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9、需次[xū cì]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10、需氧代谢[xū yǎng dài xiè]有氧呼吸而进行的一种能量代谢。
11、需求产生[xū qiú chǎn shēng]需求产生来自欲望。
二、需的组词
1、需的组词:必需、必需品、供需、科需、谦需、需求、需铨、濡需、少需、需少、_需、毋需、需役、需滞、需要、需云、需次、需头、
2、需的拼音为xū,部首为雨,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ㄒㄩ,笔顺编号为14524444132522。
3、需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4、(1)(动)需要:~求。(2)(名)需用的东西:军~。
5、需【戌集中】【雨部】康熙_画:14画,部外_画:6画〔古文〕__《唐_》相_切《集_》《__》__切,__音_。《_文》__也。遇雨不_,止__也。从雨而_。易曰:_上于天需。《_》徐_曰:李_冰_易_,上于天云:_从天。然_本皆从而,_从天者。《玉篇》卦名。《易·需彖》需,_也。_在前也。《周_·冬官考工_》_人,行_千里,_不契需。《疏》_易需卦之需。《_文》音_。《_子·徐_鬼》濡需者,豕_是也。《_》濡_不去,需_有待。又《集_》一曰疑也。《__》_疑需待也。《左_·哀十四年》需事之_也。又《__》索也。又《字_》姓也。又《集_》汝朱切,音儒。_柔滑貌。《__策》其需弱者_使,_王必_之。《_》需,音儒。《集_》或作__。又《集_》《正_》__乳_切,音_。《集_》本作__,柔也。或作_。_濡,通作_。《__》本作_。或作__。《周_·冬官考工_》_人,欲其柔滑,而_脂之,_需。《_》故_需作__。__,__柔需之需。《_文》需,人_反。又《周_·冬官考工_·弓人》薄其__需。《_》需,_不充_。《疏》需襦不_,故_不充_。_云:_需。又《集_》奴_切,音糯。弱也。《周_·冬官考工_》_不契需。《_》需,__畏需之需。《_文》又乃_反。《集_》本作_。或作_懦__。又《___》___周易_,需,__秀。__秀而不直前者,畏上坎也。
6、需字从雨从而,“而”本义为“胡须”,引申为“柔软的”,转义为“柔和的”。“雨而”指雨下得缓和而有节度,即不是暴雨,暴雨会打得庄稼七零八落;也不是久旱无雨,久旱无雨会使庄稼渴死。只有和缓而有节度的雨,才是人们需要的雨。“军需”指军粮供应定量定时,一下子到得太多,粮食吃不完会霉变,许久不到则军士们会饿肚子。从需之字中的“需”,都意为“柔软”。如“糯”指软米;“孺”指幼儿。“儒”指肩不能扛物、手不能提斧的“软人”,即书生。“襦”指棉袄;“嚅”指两片嘴唇相碰;“蠕”指无骨虫;“懦”指内心柔弱等。
7、动词(1)(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2)同本义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包世臣《文谱》(3)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4)需要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5)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6)索取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明·陈玉阳《昭君出塞》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7)又如:需勒(勒索)(8)迟疑;观望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9)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10)应该;必然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王韬《原道》(11)又如:需要名词(1)需用的东西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2)又如:军需
8、说文解字需【卷十一】【雨部】__也。遇雨不_,止__也。从雨而_。《易》曰:“_上於天,需。”相俞切〖注〗臣_等案:李_冰_《易》“_上於天”云:“_从天”。然_本及前作所_皆从而,_有从天者。〖注〗__,古文。说文解字注(需)_也。_者、待也。以_韵__。易彖_曰。需、_也。___之_借也。左_曰。需、事之_也。又曰。需、事之下也。皆待之_也。凡相待而成曰需。遇雨不_止_也。从雨而。遇雨不_、_从雨之意。而者、_之意。此字__意。各本作而_者、非也。公羊_曰。而者何。_也。_梁_曰。而、__也。而___之_、故从而。而__。_通_。从而_从_也。春秋_。已丑。葬我小君_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是从雨而之_也。相俞切。古音在四部。易曰。_上于天需。易需卦象_文。此_易以_从雨之意。_上于天者、雨之兆也。宋衷曰。_上于天、需_而降雨。
9、下面介绍下需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10、必需、必需品、供需、科需、谦需、需求、需铨、濡需、少需、需少、_需、毋需、需役、需滞、需要、需云、需次、需头、
11、各取所需、摩厉以需、毋需置疑、需沙出穴、药笼中需、不时之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解铃还需系铃人、
12、《寄郭筠仙浙江·向晚严需破屋寒》、《需要》、《五大令移需岩王隐居手植木樨於郡庭赋诗以赠》、《芦簟·炎方需此物》、《十绝·濡需附势几崩奔》、《赠洪子需·楼倚晴空月满湖》、《赠洪子需·莫恃青春两颊红》、《查雨亭·逢君需次鄂江滨》、《劝农·农岂犹需我劝农》、《送江叔源除太府丞柯山需次》、
13、need、necessity、dump、essential、necessitate、necessary、needless、necessarily、
三、需要的需怎么组词
需要的需怎么组词有需求、需要、不时之需、必需等。
需求、需要、不时之需、必需、各取所需、无需、急需、必需品、按需分配、军需品、解铃还需系铃人、供需、社会总需求、只需、毋需、军需、需索、还需、需用、濡需、共需、需弱、需沙出穴、摩厉以需、契需、边需、谦需、无所需求、些需、需缓、需云、罢需、柔需、百需、需次、需役、要需、科需、需勒、需少。
需(拼音:x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需的古字形像人被水淋湿、全身滴水的样子,应是“濡”的本字。本义是濡湿。一说需本义指等待。由等待而引申为迟疑不决。等待,必有所求,故引申为需要、需求。也指需要的东西。
“需”与“须”同义。如常见的必需和必须两词,这“必需”和“必须”两个词语同音且同义,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应用起来比较容易相互混淆。必需是强调表示一定要有,例如这必需要有。而必须则是强调表示一定要,例如你必须小心。
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2、占用耕地缘园亩以上,需要向国务院请示。
3、地里有许多杂草需要农民伯伯去拔除。
4、要战胜对手,不仅需要勇敢,更需要机智。
5、发展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6、前进路上需要披荆斩棘的决心和勇气。
7、祖国的事业需要一批志士仁人的努力。
8、取得这种成绩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
9、发展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10、一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安慰。
11、奶奶腿脚不便,上下楼需要人搀扶。
12、这个计划的具体细节还需要讨论。
13、科学研究需要老老实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伪。
14、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15、我们需要大批有魄力、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
四、要字怎么组词
要字组词:不要、要是、重要、想要、需要。
组词:不要、要是、重要、想要、需要、主要、只要、还要、就要、必要、要么、要素、要点、首要、摘要、概要、纪要、将要、纲要、要不、索要、快要、要好、要紧、要命、要闻、简要、要领、紧要、次要、要死、要害、要强、要价、政要、要脸、正要、要塞、要务、要件。
重要。重要的内容。希望得到;希望保持。这本书我还~呢!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小弟弟跟姐姐~钢笔用。请求。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助动词。须要;应该。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起早呢!需要。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两个小时。助动词。将要。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
1.一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安慰。
2.除了必要的作业,老师不再给我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4.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很多,要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5.凡是重要的内容,老师都反复做了强调。
6.本是重要的细节他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7.这个间谍窃取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情报。
8.和集体利益相比,个人利益是次要的。
关于需怎么组词和需要的需怎么组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