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组词 雒怎么读

卿烟寒 5 1

今天给各位分享雒组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雒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雒组词 雒怎么读-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本文目录

  1. 雒的同音字
  2. 雒这个字怎么读,雒怎么念,雒怎么拼音,雒怎么组词
  3. 雒怎么读 雒的读音
  4. “书”怎么组词
  5. 用越什么越什么怎么组词
  6. 用棠组词
  7. 雒怎么读

一、雒的同音字

“雒”这个字属于左右结构的形声字,作名词指鸟名,也指白鬃的黑马,还是古地名,作动词时,有着印烙的意思,另外“雒”这个字常被用做“络”字的通假字,“雒”还是我国的一种姓氏。

【释义】:意思是古代交趾人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田。

【释义】:“雒”这个字在这里表又之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反复的诵读。

雒字为姓,早于汉代。可溯之人,首推雒陶。“雒陶”最早见于先秦名相商鞅之师著作《尸子》:“舜事亲养老,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续身、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者也,“班固《前汉书》亦有记载。

明顾从德撰书,收有汉代雒功、雒林的名章。南北朝何承天著《姓苑》,雒、骆、络并列其中。明朝杨慎著《稀姓录》中记载:雒,秦中有此姓。湖北陈士元撰写关于姓氏的书,其中也提到雒姓。

二、雒这个字怎么读,雒怎么念,雒怎么拼音,雒怎么组词

1、雒字的读音为[luò],其部首为隹。在五笔输入法中,它的编码为TKWY。在古代文献中,雒字有三个主要的含义。

2、首先,雒字被用来指代一种特定的马,这种马的特征是白色的鬃毛,通常被称作白鬣的黑马。其次,雒字在古文中有时会与“烙”字相通,用以表示烙印,比如烙印在皮肤上留下的痕迹。此外,雒也是一个姓氏。

3、关于雒字的组词,主要有以下几个例子:雒嫔,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妃嫔;京雒,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洛阳,或者泛指京都;商雒,通常用来指代商山和雒山,这两个地方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被提及;雒雒,可能是一种特定的称呼或代号;伊雒河,指的是古代的伊水和洛水;雒九,可能是某种特定的称呼或编号;雒诵,可能指背诵或吟诵;雒棠合,可能是某种特定的组合或团体;雒民,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族群或居民;雒书,指书写或记录的书籍;雒常,可能指的是常规或常理。

4、这些组词和用法展示了雒字在古代语言和文化中的丰富含义和广泛用途。

三、雒怎么读 雒的读音

1、雒,汉语汉字,读音为luò,古书上指白鬣(liè)的黑马。在西周、殷商时期,雒是地名,指洛水、洛河。雒也是姓氏用字,雒姓,源于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也有称,雒姓源于蚕丛氏,出自古代安南瓯(ōu)雒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2、雒嫔(pín):指神话中洛水的女神。

3、雒田:指古代交趾(zhǐ)人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田。

4、(注:鬣指某些兽类(如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

四、“书”怎么组词

1、看书、草书、书本、书写、说书、藏书、书画、书包、书房、

2、还书、丛书、读书、背书、图书、书桌、史书、书信、书眉、

3、书籍、楷书、诏书、书脊、书斋、书橱、锦书、书柜、成书、

4、书口、书刊、四书、书市、家书、书坊、书皮、真书、书院、

5、古书、隶书、但书、纬书、书牍、疾书、医书、样书、杂书、

6、书札、 *** 、书简、书案、书童、子书、书面、琴书、书号、

7、书证、手书、专书、字书、帛书、旧书、辞书、正书、檄书、

8、尚书、驰书、书影、书稿、通书、贝书、书场、快书、篆书、

9、书页、证书、闲书、标书、类书、书虫、书亭、禁书、博览群书、

10、读书得间、罄竹难书、书声琅琅、奋笔疾书、百科全书、一介书生、

11、著书立说、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焚书坑儒、山东快书、琴棋书画、

12、雁足留书、歼灭白书、烧角文书、欧阳尚书、兵部尚书、世代书香、

13、水墨书香、书香家庭、金书铁契、誊録书手、书记翩翩、权属证书、

14、金玺诏书、压脚图书、麟吐玉书、鱼书雁信、蒋干盗书、进履之书、

15、靠身文书、蝇头细书、南菁书院、书生之见、法书通释、校勘古书、

16、武经七书、伪满诏书、徒读父书、刮语烧书、玉面书生、河图雒书、

17、曲部尚书、丹书白马、知书达礼、名书锦轴、甘限文书、虫书鸟篆、

18、说书先生、读书笔记、钉封文书、起送文书、蒲牒写书、废书而叹、

19、名书竹帛、谤书一箧、废书长叹、应天书院、书柬图章、红杏尚书、历事文书、

五、用越什么越什么怎么组词

1、越来越多、越来越棒、越来越强、越来越行。

2、越(拼音:yuè)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本意是指木星起步的地方(即今钱塘江下游两岸地区),引申为经过,《吕氏春秋·长攻》有记载:越过。越十七扼。

3、指浙江省:~地。~国。夫~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

4、旧地名。先秦古籍中对长江以南的汉地沿海一带部落统称之为“越”,文献上也称之为百越、诸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5、其中“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而“西瓯”(广西西部一带)、“雒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

6、自秦朝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原人的南迁,这些百越部落一部分和中原人融合为汉族,一部分融合为今天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高山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

六、用棠组词

甘棠、伐棠、青棠、憩棠、召棠、野棠、棠橹、棠茇、棠政、棠铁、棠溪、发棠、雕棠、棣棠、赤棠、坐棠、爱棠、遗棠、棠颂、棠户、棠棠、棠干、棠华、棠阴、棠芾、棠树、棠棣、白棠、海棠、蕙棠、任棠、雒棠、讼棠、沙棠、棠梨、沙棠舟、棠树政、棠梨馆、沙棠屐、刘绍棠、红棠棠、沙棠船、棠梨宫、棠木舫、棠棣碑、召伯棠、召公棠、左宗棠、秋海棠、海棠果、海棠梨、木瓜海棠、发棠之请、甘棠遗爱、甘棠之惠、甘棠之爱、垂丝海棠、邵伯讼棠、蜀都海棠、棠郊成政、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朱砂海棠

七、雒怎么读

1、(1)鸟名 [owlet]。忌欺,即“鵋鶀”

2、雒,鵋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鶹,也叫横纹小鴞

3、(3)通“骆”。白鬃的黑马 [black horse with white mane]

4、(4)古都邑名 [Luo city]。今址河南省洛阳。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

5、(5)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 [Luo county]。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

6、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

7、(7)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hold sth. in place with a net]

8、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OK,关于雒组词和雒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