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箭的组词是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射箭的箭怎么组词,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箭的组词是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箭的组词有哪些
1、箭镞,是一种古代箭头的名称,箭的前端部分,用来穿透目标。
2、箭袖,古代服饰的一种,袖口装饰有箭头图案,象征勇猛。
3、箭笴,箭杆,是箭的主体部分,用于固定箭镞。
4、箭猺,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的少数民族,以狩猎为生,使用箭矢作为主要武器。
5、箭簳,箭的尾部,用于增加箭的稳定性。
6、箭刻,箭上的刻痕,用于标记箭矢的种类或用途。
7、箭弦,弓箭上的弦,用于发射箭矢。
8、箭筈,箭尾部分,用于保护箭镞。
9、箭茁,箭尾部的羽毛,用于增加箭矢的稳定性。
10、箭诀,古代箭法术语,指箭法技巧。
11、箭服,古代箭手穿的服饰,设计上注重保护和灵活性。
12、箭栝,箭的中段,用于连接箭杆和箭镞。
13、箭室,古代箭库,储存箭矢的地方。
14、箭靫,古代箭袋,用于携带箭矢。
15、箭袄,古代箭手穿的外衣,设计上注重防护。
16、箭鱼,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体形细长,适合箭矢穿越。
17、箭波,箭矢穿越水面时激起的波浪。
18、箭笄,古代女子用来固定发髻的簪子,形状类似箭头。
19、箭萌,箭的幼苗,指箭竹的幼苗。
20、箭滴,箭矢飞行中滴下的血液,形容箭矢穿透力强。
21、箭箶,古代一种箭矢储存设备,用于储存箭矢。
22、箭金,古代箭矢上的装饰,通常为黄金制成。
23、箭眼,箭矢上的小孔,用于观察箭矢的飞行方向。
24、箭头,箭矢前端,用于穿透目标。
25、箭竹,一种竹子,可用来 *** 箭矢。
26、箭猪,一种生活在美洲的野猪,体型较大,使用箭矢猎杀较为困难。
27、箭张,古代箭法术语,指箭矢的张力。
28、箭决,箭矢的缺口,通常指箭矢的破损。
29、箭旗,古代军中使用的旗帜,有时以箭矢为图案。
30、箭窗,古代建筑中的箭矢射击孔。
31、箭书,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文书,用箭矢携带。
32、箭箬,箭矢上的装饰,通常为箬叶制成。
33、箭垛,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用于射击。
34、箭括,古代箭法术语,指箭矢的固定 *** 。
35、箭子,古代箭矢上的装饰,通常为小珠子或玉石制成。
36、箭筩,箭矢上的装饰,通常为金属或竹制。
37、箭擦,箭矢上的装饰,通常为羽毛制成。
38、箭衣,古代箭手穿的衣物,设计上注重防护。
39、箭矢,古代兵器,用于远程攻击。
40、箭羽,箭矢上的羽毛,用于增加飞行稳定性。
41、箭水,箭矢飞行时穿透水面的痕迹。
42、箭楼,古代军事建筑,用于射击。
43、箭靶子,箭靶的子项目,用于详细记录射击成绩。
二、射箭的箭怎么组词
以下是对箭的组词进行详细解释:
箭头、弓箭、箭羽、箭垛、箭袋、箭筒、飞箭、利箭、铁箭、箭囊等。
射箭、开箭、挥箭、放箭、落箭等。
箭形、箭头状、箭嘴状、箭簇形、箭首式等。
一箭之仇、鹰箭换骆驼、连珠箭、愁肠如箭、客死他乡营中剑箭等。
箭筈、箭井、箭门关、箭树坪镇等。
箭毒蛙、箭毒蝎、箭毒鱼、箭毒蝎子等。
箭靶、箭牌、竿头箭、卡拉箭、橡皮箭等。
1.据考证,箭作为狩猎武器的使用始于新石器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箭穿透力非常大,足以射穿衣甲和轻装甲车等目标,因此被广泛用于战争和狩猎等领域。
3.箭在现代体育运动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射箭比赛项目。
另外,箭也是许多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例如中国的《孔雀东南飞》、西方的罗宾汉传说等,在这些文化作品中都有箭的影子。而成语中也有许多与箭相关的词汇,例如“一箭之仇”就指的是用一支箭报复仇人,形容仇恨十分深厚。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箭已经不再是主流的狩猎和战争武器,但箭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和分析中。例如,在飞机失事事故或枪击案中,专家们可以从箭头、箭垛或箭羽等部位的损伤程度和形态等来判断箭的发射方向和来源,帮助有关部门快速锁定罪犯或准确分析事故原因。
总之,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文化象征,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无论是在战争、狩猎、体育还是现代科技领域,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三、箭怎么组词
1、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 *** 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用之箭较长,通常在70厘米以上(个别战箭长度超过一米);弩用之箭较短,在50—60厘米上下。
2、箭(矢,簇)用于弓射或用于弩射。弓用之箭较长,约为70厘米左右;弩用之箭较短,在50—60厘米上下。它的 *** 在春秋时期也有了较大的进步,逐渐抛弃了从商代到西周的传统的双翼扁体型,而改为三翼三棱锥体型。
3、靠机械力发射的一种兵器。因弹射 *** 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箭由箭头、箭杆、箭羽三部分组成,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铁制,头锐而底丰,式样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其刃薄而锋利,旁有槽。箭杆以木或竹制成,嵌于箭头之下。
4、箭杆为圆柱形,用箭端 *** 而成。箭羽常以鹏鹘等巨禽翅制成,夹于箭杆尾端,使箭在飞行中平稳地命中目标。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其刃薄而锋利,旁有槽。但古人 *** 时非常讲究各部分的尺寸、形状、比例、选材等。
5、单就箭镞来看,殷墟出土的铜镞有四种:一是薄匕式,类似匕首的锋部,镞中有脊,两侧分叶,外缘带刃,两刃向前聚成锋并向后形成倒刺,中脊向下伸出,形成连接箭杆的铤。二是三棱式,这种镞呈长条形,有三刃棱,上有尖锋,下出铤。
6、三是圆锥式,镞头短而体轻,上锐下圆,形似圆锥。四是平头式,形如圆柱,镞头平而无锋,仅可撞击不能射杀,是专门用做习射时的“志矢”。在实践中证明“三棱式镞”最适用,其优点是: *** 简便,镞体坚固,镞锋锐利,穿透力强。
7、还因镞体近似流线型,故箭飞行时阻力小,方向性好,保证了箭射出后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又具有较强的杀伤性能。所以,到战国末年,三棱铜镞以其优势逐步取代了各式铜镞,成为箭镞的主要形制。
四、箭组词是什么
箭组词:射箭、火箭、箭步、箭头、箭镞、箭竹、弩箭、箭楼、令箭。
部首竹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5画。
五笔TUEJ、仓颉HTBN、郑码MUQK、四角88221。
1、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箭。箭镞。箭头。箭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2、箭能射到的距离:一箭之遥。箭步。
亦称'箭室'。亦称'箭箙'。
风水家言恶风﹑恶水﹑恶土﹑恶石﹑恶木﹑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
城墙上所筑小窗孔﹐备瞭望和射箭之用﹐如人眼目﹐故名。
五、弓和箭怎么组词
【拼音】[ wǎn gōng dā jiàn ]
【解释】拉开弓、架起箭,准备射击。
【拼音】[ zhāng gōng dā jiàn ]
【解释】拉开弓弦放上箭矢准备射箭的意思。
【示例】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像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
【拼音】[ niān gōng dā jiàn ]
【解释】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
【译文】张飞拉稳马,一手握弓,箭放在弦上,回头射马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作战等,是褒义词。
【解释】: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出自】: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译文】黑暗箭中的人,其深次骨,人的怨恨他,也一定恨之入骨,因为他看不起人所不具备的。
【示例】:有荼毒生灵的强盗,有暗箭伤人的强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在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译文】滥用武力的军队容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示例】:绍闻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自】:《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译文】曾经有两只雕飞起来争肉吃,因此吧两支箭交给长孙晟,请求去射雕。长孙晟奔驰而去,遇到两只雕为了肉互相抓,于是一箭射中两只雕。
【示例】: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
【用法】褒义词;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关于箭的组词是什么和射箭的箭怎么组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