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止部首和组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止部首和组词以及止的部首和组词和拼音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止偏旁部首是什么
2.拦阻;使停止:禁~。制~。~血。~痛。~得住。~不住。
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
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一次了。
不再进行:~演习。~营业。暴风雨~了。
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别~他,让他去吧。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为难的事还多着呢,~这一件?
尽头:学无~。科学的发展是没有~的。
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煤气中毒。~交通事故。
(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在昨天已经~。
(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比赛。刚做了一半就~了。
不许可:厂房重地,~吸烟。~车辆通行。
看到这里就可以不再看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为~。见〖叹为观止〗。
截止;终止(多用于时间、进度等):到目前~,报名的人已超过一千。
停止脚步:~不前。游人~(公共游览场所用来标明非游览部分)。
指姿态和风度;举动:~大方。言谈~。
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这个风景区方圆~十里。厂里的先进人物~这几个?
二、止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止的拼音是zhǐ,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第三声
2.止的组词有:停止、阻止、防止、制止、遏止、禁止、行止、观止、举止、废止、抑止、止暴、止守(留守)、止次(驻扎)、止舍(驻扎宿营)、止息(住宿)、止泊(停息)、止居(安居)、止托(寄居)、止顿(停留)、岂止、何止、不止、起止、休止、终止、中止、止血、止疼、止痛、行为举止、举止大方、举止自若、学无止境、永无止境、望梅止渴、心如止水、叹为观止、不止不行、絮絮不止
【注:括号里的是括号外的注解】
三、止组词和拼音和部首
1、止组词有停止、浅尝辄止、适可而止、阻止、止境,拼音是zhǐ,部首是止。
2、(“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同本义
3、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4、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
5、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
6、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7、亦可以止矣。——《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
8、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9、羽飞乃止。——《三国志·诸葛亮传》
10、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11、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2、又如:止步;止怒;止泻;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战争);止止(犹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军(让军队停止前进)
13、相如止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4、使人止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15、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清·狄夷散人《玉娇梨》
16、又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声);止善(阻止别人做好事);止节(阻塞;节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为)
17、如:止壁(顿兵扎营);止舍(驻扎宿营);止守(留守);止次(驻扎)
18、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商颂·玄鸟》
19、止文殊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0、又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21、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搜神记》
22、止子路宿。(止,使……留下。)——《论语·微子》
23、又如:止顿(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24、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25、止印二三本。——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6、只十有一日。——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27、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28、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还没有抄完;止有此数了
29、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3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诗·小雅》
四、止的部首和组词和拼音
止的部首是止,拼音是zhǐ,组词如下:
1、停止:意思是不继续,不进行。出自《梁书·武帝纪中》:属车之间,见讥前世,便可自今停止。
2、浅尝辄止: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出自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3、适可而止:指做到适当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常用于比喻做事恰到好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4、阻止:意思是阻拦制止,出自《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你既受他的恩情,又合他师弟相关,也该阻止他一番才是,怎的看了他这等轻举妄动起来?
5、止境:意思是终点,尽头。形容事物发展的结束状态,终点,到头,到了尽头,结束,结尾。出自清·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且学无止境,道无终极。
6、岂止:指不止哪里、不止。犹何止。
7、防止:通常表达“阻防、制止”。指的是事先行动或做好准备以阻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某事的成功。出自《墨子·兼爱下》:我以为人之於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於天下。
五、止字加偏旁组新字
止+一=正、止+月=肯、止+土=址、止+足=趾、止+匕=此、止+耳=耻、止+人=企、止+草=芷、止+支=歧、止+手=扯、止+水=沚、止+言=訨、止+木=杫等。
1、附着在骨头上的肉:中肯。肯綮。
2、表示同意:首肯。我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
3、助动词。表示主观上乐意;表示接受要求:肯虚心接受意见。我请他来,他怎么也不肯来。
1、形声。从土,止声。字本从阜,止声。
1、这;这个(跟“彼”相对):此人。此时。由此及彼。此呼彼应。
2、表示此时或此地:就此告别。谈话就此结束。从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
3、这样:长此以往。当时听劝,何至于此。
1、羞愧;羞愧的事:可耻。奇耻大辱。
一、肯组词:首肯不肯肯定肯綮宁肯中肯许肯肯要争肯肯首剩肯谢肯肯正详肯
抓住要点,正中要害:他这段话说得非常中肯。你对我的批评很中肯。
二、址组词:地址遗址住址校址原址旧址故址废址新址定址寻址余址网址颓址
学校的所在地。如:武汉大学的校址在武汉市珞珈山下东湖畔。
三、趾组词:脚趾趾甲趾骨趼趾颠趾坝趾下趾趾错趾美遗趾林趾石趾山趾足趾
组成脚趾的小型长骨。相当于手的指骨。在人体,拇趾有两节,其余各趾均为三节。
四、此组词:从此因此彼此此间此时此地特此故此就此此岸如此此外此后至此
因为这个;所以:他的话引得大家都笑了,室内的空气因此轻松了很多。我和他认识多年,因此很了解他的性格。
五、耻组词:耻笑可耻羞耻耻辱耻骨 *** 雪耻廉耻国耻垢耻滞耻洿耻悔耻耻过
人和哺乳动物腰带组成骨之一。左、右耻骨在正中线会合成耻骨联合,由上、下两支参与构成骨盆的腹外侧壁。
六、止的偏旁是什么
1、止的偏旁部首就是 止部,因为它是单一结构,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偏旁部首去查询。
2、止的读音是 zhǐ
3、止古通“趾”。象形。本义指脚。止就是停止,不再前进的意思。止,一只脚,脚趾朝上、脚后跟朝下,停止前行。一前一后两个脚印为一步,后面的脚不再前进,只剩下前面的脚印了,就是止了。
七、止字组词
停止:指不再进行或不再继续某项活动或行为。
止步:指不再前进或不再参与某种活动或事务。
禁止:指明令禁止某种行为或活动。
止渴:指通过喝水或其他方式缓解口渴的感觉。
止痛:指缓解疼痛或减轻痛苦的感觉。
止痒:指缓解瘙痒或减轻痒痛的感觉。
止汗:指减少出汗或防止出汗过多的现象。
止吐:指缓解恶心或呕吐的症状。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永无止境: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止境:尽头。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辄:就。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知足常乐:满足于已有的东西,就能常常快乐。
止戈为武。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
1、了解基本的汉字结构和笔画顺序:了解每个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书写和记忆汉字。可以通过书籍、教材或在线资源学习。
2、划分汉字部首和偏旁:汉字可以划分为部首和偏旁,了解部首和偏旁的意义和构造可以帮助你记忆更多的汉字。可以使用部首字典或在线工具来学习。
3、多写多练:通过多写多练来巩固记忆汉字,可以使用练习册、练习纸或在线汉字书写工具进行练习。
4、使用记忆技巧:可以使用一些记忆技巧来帮助记忆汉字,例如联想记忆、构建故事等 *** 。
止部首和组词和止的部首和组词和拼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