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戈的组词的问题,以及和戈的拼音组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戈字组词100个
戈字组词为戈壁、兵戈、持戈试马、金戈铁马、投诚反戈。
古代的一种兵器。泛指武器。姓。
《礼·曲礼》:进戈者前其𨱔,後其刃。正义曰:戈,钩孑戟也。如戟而横安刃,但头不向上,为钩也。
1、戈壁:(名)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满地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2、兵戈:指兵器。也指军队。战争。
3、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4、金戈铁马: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武将持枪驰马的雄姿。
5、投诚反戈:戈:古代一种像矛的兵器,长柄横刃。比喻掉转枪口,攻击自己原来所属的营垒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
1、苍茫戈壁虽有鸟飞绝,人踪灭的苍凉,也许这贫瘠而厚重的戈壁下面蕴含着丰富的宝藏,茫茫戈壁留给我的记忆胜过高山、大海。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空旷与辽阔。
2、须臾,斜阳已经全部壮丽沉没,就连留下的些许的霞光,也绝无先前的绚丽,眼前的茫茫戈壁,便如一幅抽象的水墨画,没有了具体的线条轮廓。
3、黄昏的戈壁石那么的壮美,那么的绮丽,这时,当天空不在湛蓝,当夕阳已经西沉,天空便失去了最后一丝激荡,只有那驮着孤旅的骆驼。山谷里金黄的旗帜在大风里飘啊飘啊,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鱼上飞。
4、戈壁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一条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在上面。除了一些麻黄、沙拐枣等耐旱植物点缀其间,很少有植物生长,动物也远走高飞了。
5、戈壁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一条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在上面。
二、“戈”和“弋”怎么组词
1.戈壁[gē bì]蒙语中称沙漠,不同于一般沙漠,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2.探戈[tàn gē]英语tango的音译。交际舞的一种。一种步法多变、动作缓慢的舞蹈。起源于中非。
3.兵戈[bīng gē}指兵器。唐李白《大猎赋》:“韬兵戈,火网罟。”
4.倒戈[dǎo gē]军队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5.止戈[zhǐ gē]停止干戈,平息战事。
6.寝戈[qǐn gē]近身护卫用的武器。
7.韬戈[tāo gē]收藏兵器。引申指息兵。
2.游弋[yóu yì]巡逻。无目标地兜游,监视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古多作游奕。
3.弋绨[yì tí]黑色粗厚的丝织物。弋,通“黓”。
4.毕弋[bì yì]毕为捕兽所用之网,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
5.弋窃[yì qiè]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
三、戈怎么组词
1、戈怎么组词::鲁戈、林戈、矛戈、整戈、枕戈、义戈、阳戈、行戈、天戈、探戈、戈戟、戈堞。
2、汉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作为之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 *** 、满族等也基本使用或转用汉语,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民族都不同程度地转用或兼用汉语。现代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
3、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4、中古汉语使用于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前期(公元7世纪到10世纪),可以分为《切韵》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广韵》(公元10世纪)所反映的晚期。高本汉把这个阶段称为“古代汉语”。
5、语言学家已能较自信地重构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这种证据来自几个方面:多样的现代方言、韵书以及对外语的翻译。正如印欧语系的语言可以由现代印欧语言重构一样,中古汉语也可以由方言重建。
6、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例如“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都是t,韵母都是ang,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
7、在语里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语素,在书面上就写成4个不同的字。声母都是辅音。最复杂的韵母由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3部分组成。韵尾有的是辅音,有的是元音。北京音的辅音声母有23个。介音有i、u、ü3个。辅音韵尾有n和ng,元音韵尾有i和u。
四、戈的组词有哪些
1、戈,这个汉字在古代兵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衍生出的词汇丰富多样,体现了古代军事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戈壁、戈堞、戈盾、戈殳等词汇,不仅描述了戈的各种形态和用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古代,戈不仅是重要的兵器,还象征着权力和威严,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装备。
2、如戈铓、戈铠、戈刃,这些词汇描述的是戈的不同部分,戈铓指的是戈的锋利部分,戈铠则是戈的防护部分,戈刃则象征着戈的攻击性。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兵器制造工艺的精湛,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
3、此外,戈鈇、戈磔、戈波等词汇则描述了戈的不同作战方式和用途,如戈鈇用于劈砍,戈磔用于挑刺,戈波则用于横扫。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古代士兵的作战技巧和策略,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军事文化的多样性。
4、除了上述词汇,戈楯、戈棘、戈剑、戈槛等词汇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戈楯是盾牌的一种,戈棘则是一种特殊的戈,戈剑、戈槛则是戈的不同形态。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兵器的多样性,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
5、同时,戈什、戈兵、戈革、戈船等词汇则描述了戈的不同用途,如戈什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编制单位,戈兵则是一种特殊的士兵,戈革则是戈的皮革装饰,戈船则是戈的水上作战工具。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军事组织和编制,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
6、戈城、戈鋋、戈戟、戈脚、戈橹等词汇则描述了戈的不同战斗方式,如戈城用于攻城,戈鋋则是一种特殊的戈,戈戟、戈脚、戈橹则是戈的不同战斗方式。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士兵的作战技巧和策略,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
7、综上所述,戈及其衍生词汇不仅体现了古代兵器的多样性,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文化,是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戈字组词有哪些
此外,戈字还可以组成枕戈剚刃、倒戈相向、戈尔隆德、矛戈、戈殳、戈城、里戈东、乘戈、阿耳戈斯、阳戈、倒戈弃甲、干戈满眼、偃革倒戈、被甲枕戈、同室操戈、挥戈返日、止戈、以戈舂黍、枕戈泣血、前徒倒戈等词语。这些词语涵盖了历史、文化、战争、舞蹈等多个领域,展示了戈字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
六、戈字的组词是什么
1、杯酒戈矛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2、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3、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
4、倒置干戈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
5、反戈相向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6、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7、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8、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9、挥戈反日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10、解甲投戈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11、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12、抛戈弃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13、入室操戈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14、同室操戈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15、枕戈待旦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16、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七、戈的拼音组词
戈的拼音:gē,组词:戈壁、戈壁滩、探戈、倒戈、干戈。
1.戈壁[gē bì](名)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满地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滩。
2.戈壁滩[gē bì tān]戈壁,源于蒙古语,意思是“难生草木的土地”。
3.探戈[tàn gē]一种二十世纪初源于南美洲的交际舞。为英语tango的音译。舞曲的节拍有四分之二与四分之四两种,舞步多为滑步,有较长时间的停顿,且变化很多。也译作「糖果舞」。
4.倒戈[dǎo gē](动)在战争中掉转武器打自己人。
5.干戈[gān gē](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大动~。
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OK,关于戈的组词和戈的拼音组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