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偻组词的问题,以及和偻怎么组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伛偻的拼音
1、伛(yǔ),汉语汉字。6画,左右结构。指的是驼背,伛人,伛傻。组词有伛伸、伛步。
2、伛兜面孔(指面孔凹凸不平);伛伏(曲背俯伏);伛步(弯腰曲身行走);伛伸(驼背);伛背(驼背);伛伛(背曲的样子)。
3、偻(lǚ,lóu),汉字,左右结构,笔画数为11画,部首为亻部。指脊背弯曲;也指迅速。组词“伛偻(弯腰驼背)”“不能偻指(不能迅速指出来)”。
4、形声。字从人,从娄,娄亦声。“娄”意为“双层”,转指“折叠”。“人”指“人体”。
1、一张苍白消瘦的平静脸孔,朴素到寒酸的穿着,但微微伛偻着站在人群中,似乎比谁都要高大。
2、您用粗糙的大手为我描绘宏伟的蓝图,您用伛偻的双肩为我背起生活的磨难,您用博大无私的父爱陪伴我的成长,您用刚直的性格塑造我的坚强。感恩节至,祝愿父亲健康长寿,幸福无疆!
3、有一女人,病魔缠身已十八年了,伛偻着,完全不能直立。
4、桥上坐着个黑衣老汉,伛偻着腰,半闭着眼睛,由于天太黑,看不清面目。
5、焦挺屏住了气,待他走过了,捻起朴刀伛偻着身躯,从大石背后蜇出来。
6、待到背脊不再伛偻,爆裂的伤口不再流血,望着八百九十级,江无涯义无反顾地迈步而上。
二、聚的组词有哪些
凝聚、团聚、聚拢、聚焦、聚齐、聚敛、聚餐、聚星、会聚、聚合、欢聚、围聚、聚歼、积聚
1.聚集:~会。~沙成塔。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明天星期日,咱们找个地方~~。
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强求。聚,金文(取,强求)(众,百姓),表示“取之于众”,造字本义:动词,取之于民,即强权向百姓征敛财物。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众”写成。
文言版《说文解字》:聚,会也。从,取声。邑落云聚。
白话版《说文解字》:聚,人口会集。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取”作声旁。人口会集的乡邑、村落叫“聚”。
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荷叶上~着晶莹的露珠。
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成像。
(在约定地点) *** :参观的人八时在展览馆门口~。
为了庆祝或联欢大家在一起吃饭。
由几个互相有物理联系的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有时按成员星的数目称为三合星、四合星等。
三、偻的组词大全(约50个) 偻的词语解释_偻是什么意思
1、偻字的拼音是lǚ; 2、偻字的解释:见〔佝偻〕。
精选部分偻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佝偻造句:我想那佝偻着背在灶台上摸索着火柴准备生火的场景,那鹅黄灯光下一家子笑脸洋溢地争抢着一锅飘着热气的白水豆腐的画面,是你们这些城里人所无法体会的。
解释:(gōu?lóu)<口>脊背向前弯曲。
2、佝偻病造句:星期一,专家组称:美国儿科学会为孩子们推荐的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希望能够预防佝偻病并获得其他健康方面的利益。
解释:婴儿或幼儿容易得的一种病,多由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磷的能力降低引起。症状是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由,腹部膨大,发育迟缓。也叫软骨病。
3、伛偻造句:他时而合上眼睛,时而注视似乎烧得通红的篝火,时而注视盘腿坐在身旁的图申,注视他那有点伛偻而虚弱的身体。
解释:(yǔlǚ)<书>腰背弯曲。
有关偻字组词的词语列表偻的组词偻怎么组词偻的多音字组词偻字组词
拳偻、末偻、偻偻、偻步、偻垢、偻俯、偻句、偻背、偻身、偻指、偻数、聚偻、踽偻、脊偻、佝偻、俯偻、背偻、上偻、偃偻、伛偻、曲偻、偻罗、偻行、工偻、佝偻病、指不胜偻、肚里有偻罗
四、偃的组词有哪些
1、在汉语中,“偃”字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它可以组成许多词语。例如,“偃囊”和“偃蹇”都表示一种疲倦或疲惫的状态。
2、“偃猪”和“偃曝”则分别用来形容猪的躺着睡觉和日光浴的行为,“偃倨”和“偃佒”表示一种傲慢或懒散的态度。
3、“偃骨”和“偃卧”描述的是死亡或休息的状态,“偃跖”和“偃仰”则用来形容躺着或仰卧的姿势。
4、“偃寱”和“偃薄”含有遮蔽或覆盖的意思,“偃榘”和“偃亚”则用来形容低矮或弯曲的状态。
5、“偃月”和“偃兵”则分别指向一种形状如新月的武器和停止战争的状态,“偃悴”和“偃武”则描述了一种衰弱或停止战争的情况。
6、“偃植”和“偃松”用来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偃寝”和“偃商”则描述了睡眠和商业活动的状态。
7、“偃波”和“偃转”表示的是平静和转变,“偃柝”和“偃倒”描述的是停止敲击和倒下的状态。
8、“偃溷”和“偃塞”用来形容肮脏和堵塞,“偃休”和“偃斧”则表示休息和放下斧头。
9、“偃俛”和“偃藩”用来形容弯曲和藩篱,“偃州”和“偃仆”则描述了地名和倒下的状态。
10、“偃密”和“偃甲”用来形容密集和甲壳,“偃侧”和“偃弱”则描述了倾斜和弱小的状态。
11、“偃戈”和“偃师”则分别指向放下武器和地名,“偃革”和“偃户”则用来形容皮革和关闭门。
12、“偃媚”和“偃草”则描述了谄媚和草木的状态,“偃憩”和“偃鼠”则用来形容休息和老鼠的行为。
13、“偃鼓”和“偃偻”则分别指向停止鼓声和驼背,“偃踞”和“偃僵”用来形容蹲坐和僵硬。
14、“偃伯”和“偃闭”则描述了战争和封闭的状态,“偃盖”和“偃简”则用来形容伞盖和简牍。
15、“偃肆”和“偃折”则分别指向店铺和折断,“偃溲”和“偃然”则用来形容小便和自然的样子。
16、“偃踣”和“偃傲”则描述了摔倒和傲慢,“偃顿”和“偃风”则用来形容停滞和风力减弱。
17、“偃宕”和“偃动”则描述了起伏和活动,“偃息”和“偃寋”则指向休息和停顿。
18、“偃液”和“偃拔”则描述了液体和拔出,“偃靡”和“偃帖”则用来形容倒下和贴合。
19、“偃屈”和“偃化”则描述了弯曲和变化,“偃腹”和“偃节”则用来形容腹部和关节。
20、“偃戢”和“偃偃”则描述了收敛和缓慢,“偃讬”和“偃却”则用来形容托举和退却。
21、“偃辕”和“偃衍”则描述了车辕和延伸,“偃朱”和“偃霸”则用来形容红色和霸主。
22、“偃如”和“偃竹”则描述了相似和竹子的状态,“偃托”和“偃月公”则用来形容支撑和公爵。
23、“偃月垒”和“偃月刀”则描述了堡垒和武器,“偃波书”和“偃月堂”则用来形容书籍和殿堂。
24、“偃盖山”和“偃月阵”则描述了山峰和阵列,“偃月营”则用来形容营地。
五、_偻怎么读
1、"偻"字是多音字,有2个读音,分别是lǚ(第三声)、lóu(第二声)。
2、偻字组词:伛偻、佝偻、偻翣、偻句、拳偻、俯偻、偻数、偻行、上偻、俛偻、踽偻、偻步、偻偻、偻罗、痀偻、偻指、偻俯、偻啰、蝺偻、曲偻、背偻、偻背、工偻、末偻、聚偻、偻垢、偃偻、偻身、脊偻。
3、3,另外一大问题是伛偻的上半身。
4、4,佝偻的金属桌子散布在有树的广场。
5、5,其实,这正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六、佝怎么读组词:佝偻
1、〖示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一妇人白发垂项,佝偻携杖。”冰心《印度之行》:“老大爷折了一只腿,架着双柺,老大娘也是佝偻龙钟。”
2、〖示例〗闻一多《初夏一夜底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拏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峻青《黎明的河边》六:“他佝偻着腰踏上了堤坡,打了一个踉跄,双手抓住了一根蓬蒿。”王鼎钧《那树》:“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3、〖示例〗殷谦《从乞讨的变迁到郭敬明韩寒的狗》:“乞讨始于何年何月,未见书载,推想起来,大概非常古远。从我记事以来,乞讨的行迹一直未见根绝过,即使是在现在,也时常见到乞讨者佝偻的身影蹒跚过市。物接星移,二十春秋弹指而过,再看乞讨这一社会现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本质的改变。”
七、偻怎么组词
偻组词有:拳偻、末偻、偻偻、偻步、偻垢、偻句、偻背。
1.拳偻[quán,lǚ]佝偻。独孤及《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愧作拳偻人,沉迷簿书内。”
2.末偻[mò,lǚ]驼背。《庄子·外物》:“有人於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成玄英疏:“肩背伛偻。”《淮南子·墬形训》:“其人面末偻,脩颈卬行,窍通於鼻。”高诱注:“末犹脊也。”刘文典集解引俞樾曰:“高注曰:‘末犹脊也。’然则末偻者谓其脊勾偻也。‘末’上不当有‘面’字,疑是衍文。”
3.偻偻[ lǚ,lǚ ]弓身貌。形容恭顺。唐顺之《华三山墓表》:“﹝诸富人与贵人﹞或时节往来府县门,入则偻偻,柔色词以媚;出则诩诩,张眉目以矜。”
4.偻步[lǚ,bù]弯下身子走路。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崤函天险……傍壁陡上,神悸魂栗。因舍骑偻步,则膝每着胸。”
5.偻垢[lǚ,gòu]犹言丑恶肮脏。《晋书·文苑传·王沉》:“空嚣者以泓噌为雅量,琐慧者以浅利为枪枪,脢胎者以无检为弘旷,偻垢者以守意为坚贞。”
6.偻句[lǚ,jù]后因以'偻句'称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臧会窃其宝龟偻句,以卜为信与僭,僭吉。”杜预注:“偻句,龟所出地名。”后因以“偻句”称龟。刘禹锡《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诗:“不见蜘蛛集,频为偻句欺。”
7.偻背[lǚ,bèi]弓着背。唐孙华《锄田行》:“可怜一笠不遮身,偻背长供红日炙。”
好了,关于偻组词和偻怎么组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