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曾组词多音字组词语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曾多音字组词和拼音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曾的多音字和组词
1、曾字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和多种发音的汉字,其中最常用的是ceng二声,它组成了诸如曾经、未曾、不曾丶曾曾、似曾相识等词汇。这些词在表达时间、经历或情感回忆时被广泛使用。例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曾经”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
2、而读作zeng一声的曾字,则主要用于表达亲属关系,如曾祖父、姓曾、曾孑、曾老师和曾孙等。这些词通常出现在描述家庭关系或个人背景时,例如,“曾祖父的智慧深深影响了他”或“曾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这种用法不仅限于中文,许多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应用。
3、在不同的情境下,曾字的多音多义性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增添了色彩。无论是描述时间的流逝,还是表达家族传承,曾字总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所需的信息,体现了汉语的精妙之处。
二、曾的多音字的组词
1.曾几何时:表示曾经某时某地的意思。这个词语多用来表达对过去的回忆或者一种对于某个时间段发生事情的描述。例如:“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个繁华的市集。”
曾这个字除了读作zēng外,还读作céng,以下是一些相关组词:
1.曾经: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情况。例如:“我曾经去过那个美丽的城市。”
2.未曾:表示没有经历过或未曾尝试某事的意思。例如:“我未曾想过你会这样做。”
3.何曾:表示反问或惊讶的语气,强调过去未曾有过的情况或经历。例如:“何曾想过我们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曾几何时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组,源自于古代汉语,用来描述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或时期。这个词组常常用于回忆或者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在现代汉语中,它常常被用来形容某种事物在过去曾经存在或者发生过的事情。
曾经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词语,表示在某个过去的时段里发生的事情。这个词在句子中常常用来描述个人的经历、经验或者过去发生的事情。它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副词,用法广泛。
未曾和何曾这两个词语都有否定的意味。未曾表示没有经历过或没有做过某事,而何曾则带有反问或惊讶的语气,强调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或经历。这两个词语在句子中常常用来表达某种出乎意料的情况或者对过去情况的反问。
三、曾的多音字是什么怎样组词
曾的读音是zēng和céng。曾组词有:曾城、曾乔、曾波、曾祖、可曾、似曾、曾思、也曾、高曾、曾坑、曾泉、阿曾、曾标、孙曾、曾累、曾门等。
金·宇文虚中《白菊》诗:“月中风露秋夕好,感此仙种来曾城。”
晋·陶潜《游斜川》诗:“临长流,望曾城。”
汉·班固《白虎通·宗族》:“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王郎见妻端正,指(拍)手喜欢,道数声可曾。”
贺敬之《放歌集·西去列车的窗口》诗:“你可曾想见: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之一个战斗。”
清·李渔《奈何天·崖略》:“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姚雪垠《李自成》之一卷第五章:“这口宝剑,末将也曾听说,确是一口好剑。”
清·方苞《岩镇曹氏女妇贞烈传序》:“歙县曹晋袁传其高曾以下,远近宗妇贞烈者四十有五人。”
清·龚自珍《平均篇》:“语百姓曰:尔惧兵燹乎?则将起其高曾於九京而问之。”
四、曾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曾céng组词:曾经、未曾、几曾、何曾、不曾、似曾、曾今
曾zēng组词:曾孙、曾臣、曾加、曾祖、曾阴、曾标
1、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1、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几时曾经。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许多人会用错词语“曾今”和“曾经”。
末臣。古代诸侯对天子自称的谦词。
五、曾字多音字组词怎么组
1、曾字,是汉字中的一个多音字,其读音为zēng和céng。在古代文献中,曾字常用于表达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比如曾祖父。此外,曾字还有谦辞的用法,如曾臣,表示谦虚。
2、在现代汉语中,曾字多被用作增加或强调的意思,如“曾思”。这一用法源自古文中的“曾”,原本有表示过去的含义,如“曾几何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字逐渐演变为增加或强调的功能。
3、曾字最早出现在商朝的甲骨文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简化为现代汉字中的“曾”。这一演变过程不仅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规律,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变迁。
4、从曾字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每一个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学习。
5、在日常交流中,了解曾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尤其是在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曾字能让我们的话语更加精准和生动。
6、总之,曾字作为多音字,其意义和用法丰富多样。通过学习曾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汉语的魅力,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7、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如字形演变、字义引申等。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8、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曾字的使用 *** ,从而在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表达更加准确。
9、希望每一位学习汉语的人都能对曾字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在语言交流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六、曾的多音字并组词
1、曾这个字在汉语中有多种读音和意义,其中最常见的读音是céng,表示“过去,从前”的意思,如“曾经”、“几曾”等。另外,曾还有zēng的读音,多用于人名或表示“祖辈”的意思,如“曾孙”、“曾祖”等。在不同的词语中,曾字的读音和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2、“曾经”形容过去的事情,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未曾”则表示从未有过,强调从未经历或存在。而“不曾”与“未曾”意思相近,强调过去没有发生过某事。这些词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频繁出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曾孙”和“曾祖”是亲属称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描述家族关系。其中,“曾孙”指孙子的孙子,“曾祖”则是祖父的祖父。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传承的特点。
4、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曾还具有其他读音和意义。例如,“曾”在“曾风”中读作zēng,指的是曾经吹过的风。而“曾”在“曾国”中读作zēng,指的是历史上存在的国家。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如“曾阴”、“曾泉”等,它们的读音和意义则更为具体和独特。
5、总之,曾字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读音和意义的变化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多样性和表达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
七、曾的多音字组词
1、(1)(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2)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once]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3)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6、(4)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7、(1)通“层”。重叠 [overlapped]
8、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9、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10、(1)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grandchildren and great-grandparents]
11、自此而曾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12、(2)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13、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
14、[凤皇]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15、(1)“增”的本字。增加 [increase]
1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17、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18、(2)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19、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20、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21、曾不惨然。——清·黄宗羲《原君》
22、长曾不盈寸。——明·魏学《核舟记》
2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24、(2)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then]
25、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26、(3)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what]。如:曾奈(怎奈)
关于曾组词多音字组词语,曾多音字组词和拼音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