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闭关锁国的时间?我国什么时候闭关锁国

卿烟寒 18 2

很多朋友对于清朝闭关锁国的时间和我国什么时候闭关锁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持续了多长时间
  2. 清朝是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3. 请问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哪一年
  4. 清朝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5. 清朝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
  6. 闭关锁国一共多少年

一、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持续了多长时间

1、18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 *** 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1717年,清 *** 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清 *** 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17世纪末,清 *** 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它开始直接干涉中国的内政。尤其是1704年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订立“禁约”,禁止 *** 尊孔祭祖。康熙严辞拒绝了这项要求。1720年清 *** 开始实行禁教政策。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1757年正式实行闭关的政策,乾隆皇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

2、清 *** 实行闭关政策,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由于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其结果正如魏源所说:“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

3、1840年,英国侵略者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二、清朝是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1、顺治十二年之前,并没有海禁。

2、顺治十二年海禁,顺治十八年颁布迁界令,直至康熙二十三年才开海。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为了对抗郑氏的海军。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称为“四口通商”。

3、康熙五十六年部分海禁(禁止与南洋贸易),雍正五年开禁放洋。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由于康熙担心米谷的大量出境会造成不良后果。

4、乾隆二十二年,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三口,只允许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称为“一口通商”。

5、1842年,《南京条约》,“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在这之后,清朝的门户就逐渐打开了。

由此可见,清朝全面的闭关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不过话说回来,清朝对出海贸易控制十分严格:

限制外国商人的行为(例如乾隆二十四年颁布的“防夷五事”);

限制中国商民的出海贸易(例如禁止私人出海);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例如乾隆二十二年起,严禁粮食、五金、书籍的出口);

推行牙行制度和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例如广州“十三行”)。

三、请问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哪一年

十八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 *** 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1717年,清 *** 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清 *** 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17世纪末,清 *** 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它开始直接干涉中国的内政。尤其是1704年罗马教皇格勒门十一订立“禁约”,禁止 *** 尊孔祭祖。康熙严辞拒绝了这项要求。1720年清 *** 开始实行禁教政策。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1757年正式实行闭关的政策,乾隆皇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公行是由官方特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其行动也由公行的行商负责约束。外国商人只准在规定的时间,即每年的五月至十月间来广州进行贸易,期满必须离去。在广州期间他们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设的“夷馆”内。外商在华只能雇用翻译和买办,不能雇人向内地传递信件。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贷资本。条规还规定要加强河防,监视外国船舶的活动。这些规定在以后的嘉庆和道光年间屡被重申。清 *** 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但这种自卫措施是非常被动的。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 *** 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原因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的愚民政策。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 *** 外来商品。国防安全的出发,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以免有间谍盗取本国资料。清朝 *** 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闭关锁国这一政策推行了二百多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 *** 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技术(不是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东方的一大强国。然而,到1840年 *** 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1/10,英国1/40。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历来比较发达,从此也迅速没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被其它国家的船队取代。中国的各项发明和技术,在明朝中后期较西方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四、清朝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1、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2、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3、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 *** )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清代闭关锁国”。

清朝闭关锁国的时间?我国什么时候闭关锁国-第1张图片-居家生活

4、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5、其正面影响是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6、负面影响是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

五、清朝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

1、清朝从顺治时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

2、顺治初年,清廷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沿袭明朝成规,不许进入广州,只准于澳门交易。随后,由于东南海上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清廷愈严出海之禁。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闽浙总督屯泰请于沿海省份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禁海令”和“迁海令”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谋生无路,并严重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致沿海三十至五十里内,满目荒凉。

3、清朝禁海期间,沿海官民仍在进行走私贸易。康熙帝曾说:”向虽严海禁,其走私贸易,何尝断绝“。据统计,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间,赴日商船每年平均有三十艘左右。三藩战后,1681年春,福建巡抚吴兴祚,即奏请”应定西洋、东洋日本等国出洋贸易,以便收税“。当时派往广东处理三藩善后事宜的刑部侍郎宜昌阿,奏请留用原来为尚之信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沈尚达、周文远等130人。

4、但在廷议时,满洲大学士明珠与内阁学士李光地等均持异议,以为”海舡不宜入大海“,”皇上富有四海,宁少此项银两,何用奸人重为地方之累“。康熙帝因”海寇未靖“,台湾郑氏尚未降附,暂停此议。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熙帝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对奉差福建广东回京后的内阁学士席柱说:”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所何待?“又说:”凡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总督巡抚自图射利故也。“九月,康熙帝在给大学士等的诏谕中,曾对开海的目的有所说明。他说:”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民生有益,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腹里省分钱粮有余,小民又获安养,故令开海贸易“。

六、闭关锁国一共多少年

1、闭关锁国的时间大概可从1433年(郑和下西洋后)的明朝后期以及清朝至1840年 *** 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可为大致的时期,大约有407年。清朝初期1636年至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实行“一口通商”政策之前是有开放过的一段时间(121年),这段时间可去除,则大致为286年。

2、闭关锁国政策又称洋禁、海禁,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是明清 *** 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明朝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是一种由官府垄断海外贸易的政策。同时,明朝的海禁政策也未贯彻始终。明 *** 曾一度开放海禁,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又蓬勃发展起来。而清朝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长期关闭国门,严格限制国人对外交往。

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 *** 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一切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标志着清 *** 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政策。

4、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文化上、经济上,科学上无法和世界接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阻隔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国际冲突,影响社会科技发展,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OK,关于清朝闭关锁国的时间和我国什么时候闭关锁国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闭关锁国 清朝 时候 我国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