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戚继光抗倭时间这个问题,戚继光抗倭寇简短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戚继光抗倭的时间
1、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结束。
2、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开始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3、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4、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打了三天,戚继光率兵前往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追至王仓坪,斩首百余级,不少人都坠于悬崖摔死。
5、余党数千人逃走占据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
6、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7、同年,潮州倭寇聚众二万,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之势劫掠潮州,俞大猷率兵杀败倭寇,并将吴平招降,让吴平驻扎在梅岭。
8、但不久之后,吴平纠合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
9、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 *** 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10、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破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11、从此倭患终被荡平。戚继光曾为诗:“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二、戚继光抗倭的时间哪年到哪年,准确一点额...
1、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为对付入侵浙江沿海的倭寇,明嘉靖帝命时任山东登州卫都指挥金事的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充参将,负责抗倭斗争.戚继光到达浙江后,看到明军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的状况,乃请求组建新的军队.
2、\x131559年,他亲自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3000新兵,教以击刺法.将这支队伍训练成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戚家军”.倭寇的活动范围多在浙闽沿海一带,惯用重箭、长枪和倭刀作战.浙闽沿海山丘沼泽多,兵力不易展开.针对敌情和地形的特点,戚继光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鸳鸯阵”.这种队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笑,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 *** 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 *** ,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 *** 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 *** 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 *** 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
3、 1561年5月10日,大批倭寇窜入花街一带骚扰抢掠.戚继光率“戚家军”,首次排出“鸳鸯阵”法,在鸟铳、弓、弩、火箭的配合下,一举杀敌3万多人.紧接着在保卫台州的战斗中,戚继光又以1500人在山林中伏击倭寇2000多人.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戚家军”又列出“鸳鸯阵”,向敌军勇猛冲杀,使倭寇顿时全线崩溃,被斩首或坠崖摔死者不计其数.这一年,戚继光依靠“鸳鸯阵”,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4、\x19L/sO\x04m5x次年3月,倭寇又大举进犯福建各地,一路自浙江温州而来,会合福宁、连江诸倭寇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一路自广东南澳而来,会合清福、长乐诸倭寇攻陷沼安县南,倭患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倭寇攻陷宁德后,将大营驻扎在距城十里外的横屿,这里四面皆水,路险隘窄,明军不敢进击.戚继光又奉命进入福建剿倭.1562年7月,戚继光率军由浙入闽,立即布下“鸳鸯阵”,先击横屿倭寇.“戚家军”人持草一束,填沟而进,大破倭寇巢穴,斩首2600多.“戚家军”乘胜至福清,击败牛田倭寇,覆其巢,余寇败走兴化,戚军又急追之,夜半四更,追抵倭寇宿营地,连克66营,杀敌千余人.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5、 1563年正月,倭寇万余人再次攻陷兴化平海卫.“戚家军”得平海卫兵为向导,从间道急趋平海,出其不意,登上城北高地,出现在倭寇背后,迅速攻破其堡垒,此役斩杀倭寇2300余人,夺还被掠百姓3000余人,再次收复平海卫.1564年,倭寇余党又纠集新倭寇万余人,围攻仙游(今福建仙游县),被戚继光击败.倭寇逃往同安,戚继光紧追不放,在王仓坪,又斩倭寇数百人.倭寇数千人奔据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兵五哨.身持短刀缘崖而上.斩杀俘虏数百敌人.余下矮寇掠渔舟出海逃遁.福建侯患得以平息.
6、\x1f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大量倭寇又进扰福建,并包围兴化城.明朝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倭寇攻占了兴化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明朝军队在平海与倭寇战斗,戚继光率军队率先登城,俞大猷、刘灦相继,杀敌2200人,并救出被掠人口3000人.戚继光因战功而升为总兵官.
7、第二年,倭寇又纠集余党万余,围攻仙游,戚继光先败之于城下,继而又追击余寇,歼灭大量倭寇.其后戚继光又在福宁大败倭寇,并与俞大猷一起最后扫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
8、俞大猷也是一位抗倭英雄.在福建境内的倭寇被平定后,广东倭患严重.广东的倭寇主要是由俞大猷平定的.他在任广东总兵前,就招收过漳州农民武装6000人,到广东之后,先后调汀、漳等地军队1.4万人到广东,其主要部分就是他在福建招收的那支队伍,到广东后,俞大猷又招募和组织农民武装力量,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获得很大成功.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海丰附近的战斗中,农民武装花腰蜂等英勇杀敌,取得了胜利.俞大猷领导广东军民歼灭了广东境内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患被最后平定,
9、这是爱国军民共同奋战的结果.戚继光是抗倭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三、戚继光抗倭是哪个皇帝时期
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事情发生在明朝时期,更加细致的时间是明末。
再更加准确的时间是嘉靖三十二年,也就是1553年开始,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前后一共十几年都在和倭寇做斗争。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1565年才差不多停止。
戚继光南征倭寇的时间详细介绍:
1、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2、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3、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再更加准确的时间是嘉靖三十二年,也就是1553年开始,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前后一共十几年都在和倭寇做斗争。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1565年才差不多停止。
戚继光抗倭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戚继光抗倭寇简短故事、戚继光抗倭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